第二天一早應該說是天還沒有亮,陳知文就已經起床了。
按照計劃,自己肯定是要在今天多走一點路,六十公裡的路程對於馬來說還算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對人來說同樣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在路上,蒙古馬和東洋馬的區彆就體現出來了。
蒙古馬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是非常的平穩。
而東洋馬在路上一開始確實是非常的興奮,但是等到兩個小時之後就不行了。
雖然這一路上的速度不快,但是就算是這樣不快的速度,東洋馬也已經開始口吐白沫,讓騎在上麵的人趕快下來去給馬輕鬆一下,讓馬恢複一下體力。
就這樣,經常是陳知文停下來等他們,希望他們不要落後太長的時間。
好不容易中午到了休息的站點。
在站點裡,有守備的士兵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很多的飼料和清水。
陳知文也想著讓自己的馬去享用一下,但是被士兵給攔下來。
“抱歉,大佐閣下,按照上麵的要求,隻有東洋大馬才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對於這種蒙古馬,我們隻能給他喂一些草料。”
士兵雖然有些為難,但是他還是站出來告訴陳知文這個事情。
畢竟要是讓陳知文的馬去和那些大馬一樣去吃那些比自己吃的還要金貴的食物的話,自己到時候肯定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
而且在這裡取用物資還是有嚴格要求的,全都是要進行簽字畫押的,到時候陳知文或許也會受到懲罰。
在得知這馬的待遇還不一樣之後,陳知文也沒有去為難人家,隻是讓士兵去給自己的馬準備一下食物。
實際上陳知文是越看這匹馬就越喜歡,因為這確實是一匹好馬。
首先這是一匹走地馬,在奔跑的時候,四條腿是各跑各的,不像彆的馬那樣是奔跑,看上去像是在走路。
但是雖然在樣子上確實是有些滑稽,但是這種馬有一種好處就是走路的時候非常的穩重。
任何時候都有一條腿是在地上的,所以陳知文騎在上麵明顯能感受到確實是非常的平穩,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
陳知文算是已經下定了決心,這匹馬他要留下來,畢竟這樣的好馬確實是不多見了。
以陳知文對日軍的了解,日本人從來都是一個德行。
用著人出去用不著人朝後,對馬也是一樣的。
就拿現在他們最寶貴的東洋大馬來說,在開戰之前它是寶貝,但是等到這馬受傷,1不管是什麼傷,就算是一點感染的小傷,都會被舍棄掉。
然後做成菜分給士兵。
這樣一來就會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而自己騎的這種蒙古馬,那它的情況自然是更加的糟糕了,陳知文估計在開戰之前,這馬就要被宰掉做成菜,用來激勵士兵們的士氣。
其實馬肉的味道一般,但是隻要是肉,在士兵們看來就是最好的激勵。
所以用馬肉來代替其他種類的肉食確實是最經濟劃算的一件事。
陳知文希望這匹馬能在自己的幫助下改變被吃掉的命運,至少是老死而不是被吃掉。
陳知文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