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有怨言,陳知文可以讓他自己再去一趟敵人的陣地,讓他再去和朱可斯基談判商討。反正自己的能力是發揮到了極限。
此時的陳知文在猶豫一件事。
石井三郎還活著的消息自己要不要上報上去。
這個消息現在在關東軍這邊應該就自己知道。
陳知文一開始是不打算告訴上麵的,但是自己想一想,認為還是告訴關東軍高層比較好。
因為這樣將會大大削弱關東軍乃至日軍未來在生化武器上的投入,因為一項已經被人給掌握的技術其實已經失去了價值。
石井三郎知道日軍中所有關於生化武器的秘密,畢竟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帶頭研發去生產的。
現在石井三郎被俘虜了,那相關的知識也就會被泄露給大熊軍隊。
所以在考慮了一下之後,陳知文決定雙管齊下,先是安排本土的人員將石井三郎的家人從勞改營中解救出來,然後再去將石井三郎被俘虜的事情彙報給上級。
畢竟自己是守信用的,既然答應了石井三郎要將他的親人給解救出來,自己也不能失言。
關東軍高層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確實是非常的生氣,彆人能被俘虜,但是石井三郎是萬萬不能的。
司令官在哦得到消息之後也是訓斥當時告訴自己石井三郎已經戰死的軍官。
“八嘎,你是怎麼去辨認屍體的,為什麼能將活人給說成死人?”
這位軍官也是非常的鬱悶,當時他還是去現場進行多方查證的,等自己去收屍的時候現場那是一片混亂,根本就無法去辨認屍體。
大熊軍隊為了防止自己的戰士攜帶病菌,同時防止屍體會成為傳染源,將一些屍體進行了焚燒。
找不到屍體不能被認證為戰死也不能被認證為被俘虜,隻能是失蹤狀態。
後來通過一些找到的潰兵得出結論,石井三郎應該是死了,因為當時有人看見石井三郎是倒下了。
於是軍官最終是確定石井三郎已經陣亡。
這就有些棘手了,因為關東軍向軍部彙報也是彙報說石井三郎陣亡了,如果再次上報石井三郎還活著的消息,還不知道上麵會是什麼反應。
司令官也是非常頭疼,最終拍板,就當石井三郎已經陣亡了,其餘的留給以後的人再說。
但是石井三郎還活著絕對是一種麻煩,因為他會給關東軍的戰略產生一些威脅。
至少那些生化武器是失去作用了。
這對關東軍乃至整個日軍來說都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他們將會失去一個在他們看來非常有利的武器。
雖然兩次的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手中損失的數據是可以體現這些武器的戰鬥力的。
一萬多人的直接和間接損失,不僅可以讓關東軍損失慘重,同樣可以讓敵人也損失慘重。
既然迫擊炮的方式太過於危險,他們自然可以去采取其他的方式,其中最簡單,最有效的就是采取飛機進行轟炸。
隻是現在這些手段都陷入了停滯狀態。
因為這些生化武器的研究與製造都依賴於生化部隊,可是這支生化部隊在這次失誤中是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