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信也來到前線,因為他隻是一個中佐,所以在名義上隻是作戰參謀,是協助指揮官在前線進行作戰協調的。
按理來說他是不能做出決定,做出的任何決定都需要由司令官確定。
但是在臨走之前,大島信也得到了來自司令官的授權,如果情況緊急,他可以用司令官的名義去命令前線的部隊,隻是司令官是不會承認給了他這個授權,如果後續產生任何的問題,隻會是大島信也一個人的責任。
後來在研究這段曆史的時候總是認為是大島信也膽大妄為,居然敢去假借司令官的名義去讓前線作戰失利的軍官自殺,而且還是讓軍銜比他高的大佐自殺。
有些人就以為這些都是大島信也造成的,是大島信也的殘酷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可是大島信也從始至終都明白,虛構上級的命令那可是要上軍事法庭甚至要被一致敵視的。
就算再大膽的軍官,也不敢做出這樣荒唐的決定。
所以可以清晰的看出,所謂的假冒實際上是真的命令,隻不過是將這件事的責任轉移到大島信也的身上。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大島信也,或許會對他的人生產生一些憐憫。
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是在另一方麵,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
大島信也的無疑是不幸的,從小的饑荒歲月,從小受到的欺負和壓榨鍛造出他黑暗的價值觀,讓他明白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放棄一切往上攀爬。
大島信也或許也會有善良的一麵,隻是這種善良在關東軍這種惡人聚集的地方終究隻會是一種弱點。
大島信也希望能成功,於是他就被關東軍的高層們用成功作為誘餌讓他心甘情願的去當這樣一個替罪羊。
大島信也是陸軍,他是個旱鴨子,在運輸機上是不斷的嘔吐,膽汁都要被吐出來了。
還好在空中的時間不長,不過三四個小時就來到了前線的機場。
看到下麵那種慌亂的樣子,大島信也非常的無奈。
電報中從來都是一片大好,但是每次都會告訴自己完蛋了,敵人已經靠近,我要玉碎。
這時候才發現原來戰況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現在來到了前線,大島信也這才明白原來戰場和他想象中的確實是不一樣的。
運輸機的艙門打開,一圈人圍上來。
大島信也還以為是在歡迎他,整理好衣服打算和他們一一握手。
但是大家都隻是看了他一眼,就匆忙來到飛機的機艙裡,去看看是否有自己急需的東西。
現在大家在包圍圈裡,雖然說早就有所預料,所以在糧食和彈藥上準備的比較充分,但是在其他方麵的·物資就未免有所緊缺。
前線的部隊電台加起來有一百多架,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關鍵是這些電台的作用非常關鍵,不能有任何的問題,所以需要各種備份的零件去進行修理。
有時候零件不夠,就需要從後麵進行緊急的調配。
前線的醫療器械,各種工具也是經常出現短缺。
戰爭的烈度很大,戰地醫院的任務非常重,所以器械總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