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篩選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有錢人,有地位家庭的學生隻需要經過簡單的考試就能進來,隻要不是蠢人,就能來到這裡讀書。
當然了醫學院也是一個嚴謹的地方,雖然進來的比較容易,但是想要畢業還是需要這些學生去下死功夫的。
畢業的要求不僅是要有課程上全部及格的成績,同時還要求醫學生在實習的時候能拿出一篇論文,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上手能力。
這對有錢人家的孩子來說也不是什麼容易達到的要求,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就更加的艱難了。
陳知文的這個沙龍其實和開小灶也沒有什麼區彆,隻是陳知文自己認為自己的沙龍對於這些普通人出身的學生來說會更有一些吸引力。
畢竟自己這算是一個培訓班,主要是去傳授一些理念。
但是現在看來不是這樣的。
剛才派發食物的時候,陳知文就發現,過來的學生中,那些自己知道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其實應該也沒看到,反而是那些最有錢的學生過來想要參加自己的沙龍。
這樣的結果也讓陳知文產生了一些思考。
或許有些時候去爭取這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不過這樣一來不就還是那種情況嗎?
律師的孩子會是律師,政治家的孩子會是政治家,將軍的孩子會是將軍,農民的孩子會是農民。
如果這種職業被血統所壟斷,那這個領域最後也隻會是一潭死水。
陳知文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能力的學生進入這個行業,但是現在看來或許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沒有選擇。
這些有錢人,有背景的的學生,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更多的規劃,更希望能去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醫生,而不單單是醫生。
醫生有很多種,但是不管是什麼醫生,都是靠手藝去吃飯的。
每一次的手術都會是對醫生的一次考驗,隻有有能力的醫生才能在這樣的考驗中順利的通過。
所以在醫生這個領域,手藝是決定一切的。
隻要你有這樣的能力,就能和陳知文一樣,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成為日本醫學界乃至世界醫學界的巔峰存在。
可是想要達到陳知文這樣的水平,光靠學習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天賦和資源的加持。
陳知文希望能多一些出身貧寒的醫生,因為這些醫生的天賦或許能更好一點。
畢竟能從競爭最為激烈的考試中成功獲得全獎的獎學金,然後來這裡學醫,是需要一些天賦的。
就是陳知文並不能確定這些出身普通人的醫學生未來會怎麼樣,因為有些時候天賦是需要被兌現的,而不是能憑空發展出來的。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