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圭太的父親一天到晚也賺不到多少錢,但是給車行的份子錢還是要給的。
有些時候收入還趕不上份子錢。
一天兩天還行,但是時間長了之後,車行就將山下圭太的父親給趕出了車行。
於是他的父親就這樣失業了。
而他的母親也失去了縫補衣服補貼家用的機會,這樣下來山下圭太的家就陷入了掙紮。
山下圭太的家裡不是隻有他一個,他還有弟弟和妹妹,山下圭太是最大的一個,還算是幸運,因為剩下的弟弟妹妹連讀書都讀不全。
雖然大學還在招生,但是對這些普通人來說,上大學已經成為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地方上的學校已經將軍事訓練放在了教學的前麵。
學校還是要去的,但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學校已經變成了軍營,隻要等到上麵一聲令下,這些學生就會穿上軍裝變成軍人。
山下圭太現在的壓力更大了,他不僅需要滿足自己的日常所需,還需要給家裡補貼一點,要不然家裡是真的有可能餓死。
山下圭太一次上課兩塊錢看上去很多,但是如果去看購買力的話,這個日元的購買力是在不斷的下跌。
相比較開戰之前,現在的兩塊錢購買力甚至不到以前的五分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去養活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山下圭太隻能是更加的努力。
工作越是努力,距離成為一個好醫生的目標就會越遠。
山下圭太這樣的學生在學校裡並不是一個兩個,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此時的普通人生活也是越發的艱難。
日本人其實也有經營的意識,他們知道如果不能好好的經營,能從東北地區得到的物資隻會是越來越少。
如果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去控製這裡,關東軍一定能達成這個目的。
可是在戰爭期間,出於這種急切的心理,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采取懷柔政策控製領地,隻會是采取掠奪的方式,在收獲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時候前往村裡進行搶奪。
這場戰爭期間是尤為嚴重。
在短期內,為了儘快的給前線的軍隊籌集糧食,關東軍在下麵偽軍的配合下甚至將農民的口糧也給收繳上來,這樣一來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能說是微弱了,而是根本就沒有這種生產的積極性。
為什麼要去種糧食?
難道是為了被鬼子給搶走的嗎?
廣大的農民之所以會去辛辛苦苦的耕作,隻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希望通過種地這種方式來獲得更多的希望。
可是現在一到收獲的時候,關東軍就會和下麵的偽軍一起過來掠奪這些糧食。
有些時候甚至連口糧都不放過,更不要說那些留作種子的糧食了。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