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的定義是什麼?
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回答。
有些人認為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果國家需要自己去死,那死亡也未必不可。
有些人認為是儘力而已,不事二主,認為自己的生命或許要更重要一點,可以去忠誠,可以不去在新主的手下獲得任何的利益,但是自己終究還是要活著的。
有些人就更簡單了,隻要能享受,誰讓自己好過,就為誰服務。
這當然也是一種選擇。
大島信也是忠誠的,但是他更愛惜自己的生命。
作為一個日本人,他當然是一個忠誠的人。畢竟從小到大學習的都是忠誠教育。
但是同樣的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他又帶有一些農民特有的狡猾,他的品格中就帶有一些個人主義的東西。
作為這場戰役的指揮官,他理所當然的明白關東軍的真實實力,同時也明白對麵大熊軍隊的一些實力。
畢竟日本在大熊內部在蒙古內部也是有一些情報機構的。
他們能得到一些非關鍵的信息。
就拿坦克的數量來說,關東軍在蒙古的火車站內有一名鐵路站台工人作為內應,這個內應觀察到在他值班期間,大熊的坦克就過去了三百輛,也就是說前線至少會有三百輛的坦克。
關東軍以為大熊的坦克就有三百輛,所以將自己的坦克都派出來。
關東軍中的坦克部隊向來都是一些精銳的部隊,裝甲車的數量加起來也不過是七八百輛,如果僅僅是計算坦克的數量,那就更加稀少了。
大島信也之前認為關東軍和大熊還能是勢均力敵的狀態,但是今天一看,就知道關東軍應該是掙紮不了多長時間了。
所以他現在要去尋找一條後路,至少不能被大熊的士兵給抓到。
大島信也依舊還記得在過來之前,他去拜訪陳知文那時候的情景。
當時大島信也已經知道,自己必須要去前線指揮戰鬥,於是去拜訪了陳知文希望他能給自己一些建議。
主要是他希望能從陳知文這裡得到一些更加深入的信息,畢竟陳知文是唯一一個在大熊的軍隊中訪問過一段時間並且還能回來的人。
大島信也看過陳知文在回來之後上交的報告,但是能看出來陳知文在這裡麵確實是隱藏了一些東西。
或者說隻是報告了一些關東軍的高層希望知道的東西。
所以他找了一個機會去拜訪陳知文,希望能從他這裡得到一些建議。
當時兩人聊的都是一些閒散的話題,畢竟兩人也隻是普通的同事關係,或者說也算是朋友,畢竟兩人都一起做過事,隻是關係確實沒有那樣密切,能說一些真心話。
陳知文當時麵對大島信也的到來也是非常的歡迎,去酒店定下了一桌子的好菜,隻是這更多的是一種客氣,隻能說一些客套話。
不過最終還是大島信也吞吞吐吐的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中村君,你去了大熊的軍營中,知道那些被俘虜的士兵都是什麼樣的待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