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的部隊都動員起來,就等著天蝗手術失敗的消息傳來。
現在天蝗看上去依舊是那樣的大權在握,但是隻有他知道,自己的屁股下麵是一座火山。
這座火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噴發,一旦噴發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做手術顯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這一次人家猶豫了,但是下一次會是什麼樣子?天蝗根本就不敢去想象。
但是如果陳知文知道此時天蝗究竟在猶豫什麼,隻會認為他的猶豫有些好笑,畢竟這手術需要間隔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或許當他做下一次的手術時,戰爭已經結束了。
反正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天蝗也就不再那樣重要了,是死是活都無所謂。
天蝗終究打定主意不再去糾結這件事,而且將自己的目光轉移到陳知文的身上。
此時的他已經決定,要給陳知文多一點壓力。
天蝗現在就希望讓陳知文從陸軍轉入海軍中擔任軍醫少將,這樣的轉變雖然很是奇葩,但是在天蝗和他的幕僚看來,這一招或許真的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這是天蝗的突發奇想,之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畢竟眾所周知,在日軍的陸軍和海軍中,對立是常態,合作是不可能的。
天蝗的想法很簡單,看上去隻不過是將陳知文從陸軍調動到海軍裡,但是這樣做的背後是陸軍和海軍根深蒂固的分歧。
天蝗的幕僚們表麵上說或許會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在下意識裡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首先,陸軍和海軍的軍醫培訓是存在分歧的。
在陸地上和在海上需要麵對的疾病也是不一樣的。
在陸軍中,軍醫們常見戰壕腳這樣的普遍疾病。
但是在海上,常見的疾病就變成了潮濕環境下常見的各種傳染病和在艦船上時間長了引起的心理疾病。
在不同的環境中,士兵們的常見疾病也會不一樣,這就讓軍醫需要適應這種變化,這種變化還不僅是在這個方麵,還體現在救人的方式上。
日本的陸軍和海軍相比,或許還是海軍更像是一個現代化的軍隊。
畢竟海軍中的崗位大多都需要很強的專業素養,不是什麼人都能適配崗位的,所以在人員的素質上就有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海軍中,最少見的莫過於士兵了,因為基本上算是人人都是軍官。
最基層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士官的軍銜,這在陸軍部隊中顯然是不可能的。
況且這種分歧不光是在這些小的細節上,在其他方麵也有更多的體現。
最主要的體現就在於這兩支軍隊構成的前身本來就是對立的兩大派彆,如果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是出身改革派,一個是出身保守派,從根本利益上兩邊就有明顯的分歧。
所以光是從這些分歧上進行分析,就能發現讓陳知文從陸軍轉入海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奇葩操作。
不過這些幕僚雖然心裡在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都沒有表現出來,畢竟如果是天蝗的要求,或許能實現這個目的。
而且如果去了解陳知文的情況就會發現,陳知文當年也是接受過海軍邀請的。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