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冬天,但是南方的氣溫並不冷,公路上的汽車綿延,在努力的將物資送去國內。
這裡是中緬公路,是前線抗戰物資的唯一通道。
在這條公路上奔波著一萬多輛各式卡車,來自天南海北的愛國華僑在這裡充當司機,他們來自各個行業,有的是南洋富商的兒子,有的是小商店的老板,有的是正在讀書的大學生,可是為了同一個夢想,在得知前線的物資運送困難之後來到這裡,希望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緬公路上運送物資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日軍的飛機無處不在,每天都會過來轟炸,路邊都是卡車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骸,被後來的卡車清理下去,因為會影響運輸。
每天都會有卡車被擊中,卡車上的司機當然也活不下去。
這些司機無一例外都是從國外歸來為國效力的南洋子弟,因為此時中國國內還沒有多少人會開卡車。
這些人來到這裡不圖回報,隻是希望能真的發揮一點作用。
秦念祖,一個高中畢業沒有多久的年輕人,出生南洋,長在南洋,家裡有百頃種植園,日子還算富裕。
家中爺爺給他起名念祖,希望他不要忘記自己的來路,秦念祖謹遵長輩教誨,毅然決定回到祖國為國效力,成為一名司機。
從開車到修車,秦念祖樣樣精通,他本就聰明,自學機械知識,打算等到抗戰結束之後去學工科知識。
國府方麵對這些司機也算是有些優待,至少在糧食上是足夠的。
但是秦念祖性子軟,看不得有人受苦,總是將自己的那份吃的分出去給孩子給婦孺。
他前不久接到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幾個箱子,箱子裡麵據說是重要的物資,需要儘快送到國內。
因為東西寶貴,所以不能有損壞,所以需要精銳司機去執行運輸任務。
作為這一段的骨乾,秦念祖當然是接下任務,他已經執行過好幾次任務,有信心完成這一次的任務。
因為公路很長,所以司機們都是在分段開車,一人負責個幾十公裡。
這路本來就非常的難走,不是硬化路麵,不過是普通的土路,走走停停幾十公裡也要用一天的時間。
因為被告誡箱子裡是易碎物品不能暴力運輸,秦念祖全程都隻能是非常輕柔的去駕駛,還要去避開坑洞。
眼看就到目的地了,秦念祖聽到了頭頂的轟鳴聲,應該是日軍的飛機發現了卡車,想要消滅這輛卡車。
此時情況不妙,按照自己以往的經驗,應該是立刻逃離,彆管貨物,能開多快就開多快,到了山裡就能安全。
就像是上麵強調的,這人要比貨物更重要,貨物沒了還能再去進,但是這司機就這些,常年人手不夠,損失一個都要心疼好久。
秦念祖如果是運送普通貨物現在也就逃走了,但是他運送的是上麵強調過的貨物。
總有些貨物要比生命更重要,這裡麵或許是藥物,送去前線就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秦念祖咬咬牙,將卡車開下道路,然後下車,不去往樹林裡麵躲,而是向著空曠的地方跑去。
飛機不好轉彎,一般隻會瞄準一個目標。
看到司機,這些飛機當然會將目標鎖定這些司機,所以後麵跟著的飛機就瞄準了秦念祖開槍。
人又怎麼能跑得贏飛機呢?
當飛機在你身後瞄準,你就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