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幫會成員本就不是什麼善良的人,得到這些物資難道還能主動發放給下麵的難民嗎?
當然不會如此,剩餘的這些物資中好一點的就自己帶回去,剩下的依舊是去進行變賣。
這些真正的難民們能得到什麼?
當然也是能分潤到一點好處的。
隻不過他們得到的好處像是廣袤海洋裡的一滴水,得到這滴水後,上麵的大人還認為這是給你的恩賜。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取得大勝利了,或者是有重要官員下來視察,都會裝模作樣的分發點物資。
多是一些摻入大量穀殼的糧食,吃的時候還要去挑選一番,因為裡麵會混入石子沙子。
這些東西外麵看上去是鼓鼓囊囊的,實際上不過是個障眼法,專門裝給彆人去看的。
畢竟那些大人也不會去特意拆開來去看裡麵到底裝了什麼東西。
本地的難民生活已經是相當的艱苦了,再加上得不到幫助,隻能希望通過賣孩子去換取喘息的機會。
這個婦人牽著孩子,特意下手重一點,讓孩子哭起來,這樣或許會贏得陳知文的同情心。
這不是她第一次賣孩子,在這個孩子上麵還有一個大女兒,已經被賣去一戶大戶人家當丫鬟。
不要說她是個毒婦,在這個年代,能讓孩子活下去,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被餓死,已經是個相當厲害的成就了。
誰能想到這個婦人以前也是個嬌生慣養的小姐,雖然出生不過是個地主家庭,可也是去省城讀過師範學校的。
本來也有個和睦的家庭,丈夫在南京憲兵司令部當個乾事。
結果戰爭來臨,她帶著孩子撤離,永遠失去了丈夫。
來這的路上遭遇逃兵搶劫,錢財被搶。
來到重慶想去找個工作,結果工作難找。
迫不得已隻能去做一些體力工作,給人家縫補衣服當保姆,但是帶著四個孩子,根本就支撐不下去。
無奈之下隻能選擇將孩子送出去,希望他們能被好好的照顧。
現在遇到陳知文,她一看就知道陳知文鐵定不是普通人,所以拚儘全力也要將孩子賣給陳知文。
陳知文當然不會去做這種事情,但是不妨礙他去問一問。
“你是哪裡人?”
“我本是南京人,跟隨政府搬遷到這裡,結果找不到工作,實在是養不起孩子,無奈之下隻能將她們賣出去,希望能找個好人家。”
“你丈夫呢?”
陳知文從她的言語中能聽出來她絕對不是個沒文化的普通婦女,是個有文化,有知識的,說不定還讀過書。
這個年代男人能讀書的也不過是百分之一,對於女性來說這種比例就要更加的懸殊的,能達到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的水平。
這種可是社會上的稀缺人才,結果隻能在這裡淪落成這個樣子,未免讓陳知文有些驚訝。
“就算不能去找些好點的工作,你這也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