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則會在陸青陽需要查閱某些基礎數據時,主動把相關文件遞給他,態度比以前好了很多。
陸青陽依舊保持著他的節奏。
高效完成分內工作,剩餘時間就“學習”偉人思想。
但在旁人看不到的意識空間裡,關於“積壓帆布”的那條信息流,被他反複推演,形成了一個初步可行的方案。
這天,趙衛國拿著一份文件,眉頭緊鎖。
是勞保科轉來的緊急申請,再次強調了幾個重體力工廠勞保用品嚴重短缺的問題,工人意見很大,甚至有小範圍的怠工現象。
勞保科催促綜合計劃科儘快落實帆布指標的下撥。
“又是帆布!”趙衛國煩躁地敲了敲桌子,“張建軍,新帆布指標卡在輕工部那邊,一時半會兒下不來,庫裡還有沒有能調劑的?”
張建軍苦著臉:“趙科長,您知道的,新帆布指標沒下來,庫裡那點機動庫存早就分光了,現在是一點富餘都沒有!”
王秀梅也小聲補充:“是啊,趙科,上個月底才剛清點過,確實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沉默,空氣有些凝重。
勞保用品短缺看似小事,但影響工人生產情緒和安全,處理不好,捅上去就是大事。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看書”的陸青陽,緩緩合上了手中的《實踐論》。他抬起頭,看向趙衛國,語氣平靜,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剛剛想到”的遲疑:
“趙科長,說到帆布,我前幾天整理三號庫的舊目錄時,好像看到一份1975年‘清倉查庫’的遺留清單。
上麵登記了一批積壓的帆布,規格是幅寬90公分,經緯密度8x8,數量還不少。
標注的存放位置是三號庫東區,我記得清單上備注的原因是‘不符合新帳篷標準’。
不知道……這批帆布現在還在不在?如果還在,雖然做帳篷不行了,但帆布本身還是結實的,我在想……”
他頓了頓,像是在斟酌措辭:“勞保用品廠做手套、圍裙、工具套這些,對帆布的幅寬和密度要求沒那麼高,甚至需要更耐磨的料子,這批積壓的帆布,是不是可以降級使用,先解燃眉之急?”
趙衛國猛地抬起頭,鏡片後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三號庫東區?積壓帆布?他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那批帆布確實存在,因為不符合新的軍用帳篷標準,就一直堆在角落裡吃灰,成了“死物資”!
這幾年帆布供應一直緊張,大家都盯著新指標,誰還會想起那堆“廢品”?
“對啊!”趙衛國一拍大腿,臉上陰霾一掃而空。
看向陸青陽的眼神第一次帶上了明顯的讚許,“陸副科長,你提醒得太及時了!那批帆布還在!肯定還在!”
他立刻轉向王秀梅:“秀梅!你馬上聯係三號庫的老劉,確認一下那批帆布的具體數量和保存狀況!”
他又對張建軍說:“建軍!你立刻聯係勞保用品一廠和二廠的技術員!問問他們,用這種規格的帆布做勞保手套和圍裙,技術上有沒有問題?能不能用?需要不需要特殊處理?”
“好!我馬上去!”王秀梅立刻拿起電話。
“是!趙科長!”張建軍也連忙應聲,動作麻利地開始翻找勞保廠的電話本。
他看了一眼陸青陽,眼神複雜極了。
很快,消息反饋回來:
三號庫確認,那批帆布還在,保存完好。完全不影響裁剪勞保用品,8x8的密度雖然比現在通用的勞保帆布略低一點,但耐磨性反而更好!
做手套和圍裙完全沒問題,甚至可能更耐用!
隻需要在裁剪時注意一下經緯方向就行,沒有任何技術障礙!
“太好了!”趙衛國大喜過望,困擾他幾天的難題竟然以這種方式迎刃而解!
他看向陸青陽,笑容真誠了許多:“陸副科長,你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這批‘死物資’盤活了,解決了大問題,我這就打報告,申請把這批帆布調撥給勞保廠應急,後續新帆布指標下來,再給他們補上!”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