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剩這個車間還有點活,給附近幾個小廠礦做點工裝。”
周放看得心裡直打鼓,這和他想象中熱火朝天的工廠景象差太遠了。
人員渙散,設備老舊管理更是談不上。
他悄悄扯了扯陸青陽的衣角,眼神裡滿是擔憂:這廠子,真能行嗎?
陸青陽臉上卻沒什麼失望的表情,反而看得格外仔細。
離開廠房,兩人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市工業局,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明確支持和資源傾斜。然而,接待他們的那位副科長,態度卻頗為微妙。
“小陸同誌,小周同誌,”副科長端著茶杯,慢條斯理地說,“上麵下來的政策我們肯定是支持的。”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推諉,“但是呢,具體到這個廠試點,局裡的態度是:原則上支持,但資金、設備、工人的開銷,全部由你們和港商自行承擔,局裡現在財政也很緊張,拿不出錢來支持,而且,既然是改革試點,就得按市場規律辦,自負盈虧嘛!”
“那政策指導呢?比如土地、廠房的使用權?電力增容的審批?工人的社保關係?”陸青陽追問。
“這些嘛…都屬於具體操作層麵的問題。”副科長打著官腔,“你們先和港商談,和工廠談,拿出一個詳細的、可行的方案報上來,局裡會研究,隻要不違反大原則,該批的會批。
但前提是,不能給局裡添麻煩,不能伸手要錢要物!明白嗎?”
他最後一句加重了語氣,意思很明白:你們自己折騰,成了是政績,局裡沾光;敗了,責任自負,彆拖累我們。
走出工業局那棟略顯氣派的大樓,周放憋了一肚子氣,忍不住抱怨:“這叫什麼事?合著就是光給個名頭,啥實際支持都沒有?錢、設備、工人工資全要我們自己掏?廠裡現在連工資都快發不出了,哪有錢負擔這些?這試點還怎麼搞?青陽,這就是個燙手山芋啊!”
他越想越覺得壓力巨大:“舅舅給的錢是不少,可那是活動經費和前期啟動資金,要負擔整個廠子改造、設備引進、工人工資,那不是杯水車薪?而且萬一搞砸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放不敢想下去,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負盈虧”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周放,工業局的態度,其實在我意料之中,改革初期,上麵想摸著石頭過河,下麵怕擔責任,甩包袱是常態。”
“可是…”
“彆急,聽我說,這看起來是劣勢,換個角度看,恰恰是我們最大的談判籌碼和操作空間!”
“啊?”周放愣住了,完全跟不上陸青陽的思路。
“你看。”陸青陽條分縷析:“廠裡麵那麼大的閒置麵積,那些空置的車間,現在都是負擔我們接手,等於是幫他們盤活閒置資產,在合作談判中,我們可以要求免費或象征性支付極低租金獲得這些廠房和土地的長久使用權!這是多大的成本節省?
廠裡那些沒活乾,發不出工資的工人,但對我們,是現成的、有縫紉基礎的勞動力!
我們可以要求隻接收我們需要的骨乾工人,重新簽訂符合新廠管理要求的勞動合同,徹底打破鐵飯碗和大鍋飯。
工業局雖然不給錢,但‘原則上支持’和‘不違反大原則就批’的態度,恰恰給了我們在具體操作上很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隻要我們能真正把廠子搞活,做出成績,他們樂見其成,不會過多掣肘。
他停下腳步,目光灼灼地看著周放:“所以,工業局的條件,不是枷鎖,是給了我們一張可以重新繪製的白紙!至於這資金問題,沒關係,我自有門路,本來就是和你舅舅合作,咱們不出資金也過意不去。”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