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兩人進行了詳細的工作交接。
陸青陽快速掌握了廠裡最新的生產進度、訂單情況、原料庫存和財務收支。
周放也把近期需要跟進的重點客戶、正在洽談的新單子以及廠裡管理上的一些細節問題,事無巨細地交代清楚。
第三天一早,穗城火車站。
周放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旅行袋,裡麵塞滿了給媳婦兒孩子買的穗城特產和新衣服,。
“青陽,廠子就交給你了!有啥急事,隨時給我拍電報!”周放用力握了握陸青陽的手.
“放心,周放,路上注意安全。”陸青陽笑著揮手。
汽笛長鳴,綠皮火車緩緩啟動,載著歸心似箭的周放駛向北方。
陸青陽站在月台上,看著火車消失在視線儘頭,才轉身離開喧囂的車站。
送走歸心似箭的周放,陸青陽沒有絲毫懈怠,立刻全身心投入到飛虹紡織廠的運轉中。他深知周放這段時間的辛苦,將各項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穩定了軍心,也讓生產更加順暢。然而,他心中的藍圖遠不止於此。
在忙碌之餘,陸青陽敏銳地捕捉著穗城這座前沿城市每一個細微的政策動向和風吹草動。
這片土地在即將到來的時代浪潮中,蘊藏著無限可能。
偶爾一次機會,陸青陽拜訪了秦振華。
他透露了一個尚未公開的消息:
“青陽,最近風頭有點緊啊,上頭在悄悄規劃一片地方,東郊那片大荒地,你知道吧?荒了好些年了。”
陸青陽心中一動,立刻集中了精神:“東郊?靠近海灣那片?”
“對,就是那兒,風聲是要把那塊地劃出來,搞一個什麼‘開發新區’,聽說是上頭想試試水,搞點新政策,吸引投資,特彆是……外來的,這要是真成了,那可是塊大蛋糕啊!”
開發新區,政策試點……
雖然陸青陽憑借對現代的了解,他確信一點:
穗城,尤其是這種被政策選中的區域,未來絕對是寸土寸金!
“秦伯伯,這消息……可靠嗎?”陸青陽強壓下心頭的激動,沉聲問道。
秦振華語氣肯定:“八九不離十,規劃圖都在內部討論了,估計很快就會有風聲放出來,現在知道的人還不多,但盯著的人,肯定不少!怎麼,你有想法?”
陸青陽點點頭:“秦伯伯,那片荒地,現在看著不值錢,可要是真成了新區,那就是黃金寶地,現在入手,成本最低。”
“話是這麼說,可那麼大一片荒地,就算劃成新區,也得有項目才能批地啊,你想做什麼?”秦振華好奇地問。
“醫藥!”陸青陽斬釘截鐵地吐出兩個字。
這個念頭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早有考量。
一方麵,沈茉考上了京城醫科大,老包對於中藥的研究,加上自己這個空間的存在……
另一方麵,他深知醫藥行業在未來幾十年的巨大潛力和民生需求。
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基礎醫療和藥品供應存在巨大缺口。
“醫藥廠?”秦振華有些吃驚,“這……這投入可不小,技術門檻也高,你有把握?”
“事在人為,技術可以引進,人才可以培養,關鍵是,我們要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