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理論學習結束,下課鈴聲在略顯空曠的教學樓走廊裡回蕩。
相比於後世大學的人潮湧動,1978年的京城大學校園裡,學生數量明顯稀少得多。
恢複高考才第二年,招生規模有限,物理係這一屆新生也不過幾十號人。
陸青陽隨著人流走出教學樓。
秋日的陽光正好,校園裡高大的銀杏樹葉已染上金黃,路上行走的學生三三兩兩,顯得安靜而有序。
空氣中飄來若有若無的食物香氣,指引著方向——食堂。
食堂是一棟有些年頭的建築,紅磚牆,大窗戶,但此刻裡麵並不顯得擁擠。
門口進出的人流稀疏,走進去,空間顯得頗為寬敞,擺放著十幾排長長的木製條桌和條凳,許多位置還空著。
隻有幾個打飯窗口前,排著不長不短的隊伍,每個隊伍也就七八個人。
陸青陽拿出自己的鋁製飯盒和印著“為人民服務”的搪瓷碗,排進了一個隊伍。
前麵隻有四五個人,隊伍移動得很快。
窗口上方的木牌用粉筆寫著供應:
主食:米飯2兩糧票+1分錢)、饅頭1兩糧票+1分錢)、玉米麵窩頭1兩糧票)
菜:熬白菜5分)、炒土豆絲8分)、燉蘿卜5分)、紅燒肉2毛+1兩肉票,限量)、豆腐湯3分)
熬白菜是主力軍,滿滿一大盆,炒土豆絲顏色偏深,燉蘿卜塊頭敦實,那為數不多的紅燒肉,油亮誘人地放在最裡麵的小盆裡,散發著勾人的葷香,但顯然不是人人能享用的“奢侈品”,豆腐湯則是清澈見底。
“師傅,一份米飯,一份熬白菜,一份豆腐湯。”陸青陽利索地遞上相應的票證和分幣。
他瞥了一眼紅燒肉,並沒有打這裡的紅燒肉。
要是不吃這裡的飯菜,又顯得格格不入,便選擇了大眾的吃法。
想著反正他是走讀生,不如明天開始自己帶飯過來。
食堂師傅動作麻利,大勺一舀,熬白菜帶著湯汁嘩啦倒入飯盒,豆腐湯也盛滿了搪瓷碗,最後壓實一碗冒尖的白米飯遞給他。
端著熱乎乎的飯食,陸青陽目光掃過相對空曠的食堂大廳。
很快,他就在靠窗的一張長桌旁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陳鵬、李薇、周哲,嚴強他們。
他們幾個坐在一起,旁邊還有空位。
“陸同學,這邊坐!”李薇熱情地招呼著。
陸青陽走過去,在嚴強旁邊坐下。
大家的飯菜都攤在桌上,陳鵬是米飯配土豆絲,李薇是米飯配熬白菜,周哲麵前是一個窩頭和一碟免費的鹹菜絲,吃得慢條斯理,而嚴強的飯盒裡,除了米飯熬白菜,赫然還有兩塊油亮亮的紅燒肉!
“嚴大哥,今天打牙祭啦?”李薇眼尖,笑著問。
嚴強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又有點不好意思的笑容,他珍惜地看著那兩塊肉:“嗯,咬咬牙,打了一份,廠裡給的補貼還剩點,想著學習費腦子,得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