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話,吳教授對陸青陽說:“老錢正好還在研究所沒下班,聽說你的來意,他很有興趣,我給你寫個地址和條子,你趕緊過去,記住,到了那裡多看多聽,有什麼想法冷靜地說,老錢是務實的人。”
陸青陽大喜過望,連聲道謝,接過吳教授寫的紙條,再次騎上車。
按照吳教授給的地址,陸青陽騎著車來到一處門口有軍人站崗的大院前。
他向站崗的士兵說明了來意,並出示了吳教授寫的條子。
士兵檢查後,進去通傳。
過了好一會兒,一位穿著半舊中山裝、戴著深度眼鏡、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走了出來,正是錢教授。
“你就是吳老介紹來的小陸同誌?”錢教授的聲音不高,帶著研究工作者特有的冷靜。
“錢教授您好,我是陸青陽,冒昧打擾您了。”陸青陽連忙恭敬地回答。
錢教授點了點頭,看了看四周:“這裡不方便談話,走吧,附近有個小公園,我們去那兒坐坐。”
他顯然深知保密紀律,絕不會在單位門口談論可能涉及敏感內容的話題。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不遠處的街心公園,找了個僻靜的長凳坐下。
“說吧,小陸同誌,你急著找我,說有些想法可能對前線有幫助?”
錢教授開門見山,目光透過鏡片審視著陸青陽,帶著一絲好奇,也帶著謹慎。
他很好奇這個年輕人能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陸青陽深吸一口氣,知道機會難得,必須抓住重點。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儘量用符合這個時代認知、但又能點到關鍵的方式說道:
“錢教授,我知道我年輕,沒上過戰場,但是也聽長輩說過一些情況,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戰士雖然英勇,但有些裝備在麵對特定環境時,可能……可能需要一些調整,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他觀察著錢教授的表情,見對方沒有打斷,隻是認真聽著,便繼續往下說,聲音壓低了些:
“我聽說……南邊那邊,叢林密布,山地又多,視線很差,敵人經常躲在暗處打冷槍,或者利用地道、陷阱。”
錢教授眼神微動,點了點頭:“嗯,地形確實複雜,很考驗單兵素質和裝備適應性。”
“所以我在想,”陸青陽順勢提出核心想法,“我們的戰士是不是需要一些更適合這種環境的家夥?”
“哦?具體說說?”錢教授身體微微前傾,興趣更濃了。
“第一,是槍。”陸青陽比劃著,“現在用的步槍射程遠,精度高,但在叢林裡、近距離遭遇時,是不是有點太長了?轉身、瞄準都不太方便。有沒有可能……配備一種更短、射速更快、更適合近距離突擊的自動武器?或者給班長,老兵配發一種能連發的,火力猛一點的衝鋒槍?壓製力強,近戰能占便宜。”
錢教授若有所思:“嗯,火力持續性和近戰能力,是個問題,56衝數量還是不夠普及到每個步兵。”
“第二,是夜戰。”陸青陽繼續道:“敵人晚上活動也很頻繁,我們的戰士晚上怎麼發現敵人?全靠耳朵和經驗?有沒有可能……研究一種小一點的、能讓步兵帶著走的夜間觀察儀器?哪怕看得不太遠,也能占個大便宜啊!或者,有沒有亮度更高,照射距離更遠還不容易被發現的新式照明彈?”
錢教授鏡片後的眼睛亮了一下:“微光夜視技術……我們確實在攻關,但成本太高,短期內很難大規模配備,照明彈的思路更實際一些。”
“第三,是防護。”陸青陽說到這點,語氣更加沉重,“我聽說……那邊陷阱,地雷很多,還有很多碎石彈片,戰士們現在的鋼盔很好,但能不能再優化一下?保護的範圍更大一點?還有,能不能給戰士們配發一種更輕便、但能防住破片和流彈的背心?哪怕隻能護住前胸後背關鍵位置,說不定就能救回一條命!”
錢教授聽到這裡,神情徹底變得嚴肅起來。
單兵防護,這確實是一個重要但之前重視程度可能還不夠的領域。
他沉聲道:“防彈背心……我們有在研究,但重量和防護性能,成本之間,需要平衡,這是個難題,但你的想法很對,值得加大投入。”
陸青陽最後補充道:“還有……就是急救,戰士萬一負傷,流血很快,現在的急救包能不能再改進一下?有沒有效果更好,能快速止血的敷料或藥粉?或者一種能讓人自己給自己打針止痛,爭取救援時間的簡易裝置?時間就是生命啊,錢教授!”
錢教授歎了一口氣,惋惜的說道:“你說的這些其實方向都很對,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技術上現在還沒有辦法攻破……再加上咱們現在的條件也不允許。”
陸青陽知道這個問題:“那如果我說,我有技術呢?”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