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李星文不用上課、也不用上班。
今天本來沒啥特彆安排,就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待會兒,就去了學校圖書館。
帝都藝術學院圖書館占地1000多平方,有三層,包含了古今外所有關於藝術類方麵的書籍!
李星文現在從事音樂行業,就去了音樂書籍方麵區域。
來到該區域,就能看到牆上掛著各種樂器的照片,從古老的編鐘到現代的電吉他,從傳統的二胡到西洋的小提琴,每一張照片都像是在訴說著一段音樂的故事。
地上鋪著柔軟的地毯,踩上去一點兒聲音都沒有,整個空間特彆安靜,隻有偶爾傳來的翻書聲和輕柔的音樂聲。
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音樂書籍,從音樂理論到樂器演奏,從音樂曆史到作曲家傳記,應有儘有。
李星文挑了一本厚厚的書,名字叫《音樂發展的曆史》。這書看起來挺有年頭的,封麵上有點磨損,但裡麵的文字卻很有魅力。
李星文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陽光正好灑在書上,感覺特彆舒服。李星文翻開了書,就開始了他的音樂曆史探索之旅啦。
這本書一開頭就講了音樂的起源。
說實話,李星文以前還真沒想過音樂是從哪兒來的。
書上說,最早的音樂可能是人類在勞動的時候自然而然發出的聲音。比如,大家在搬運重物的時候,會一起喊號子,那種有節奏的聲音,說不定就是最早的音樂形式呢。
李星文一邊看,一邊想象著古代的人們圍著篝火,一邊跳舞一邊唱歌“嗷嗷叫......”的場景,感覺特彆有意思。
接著,書裡講到了古代音樂,書中描述了古希臘的音樂。
古希臘人特彆聰明,他們不僅會唱歌跳舞,還研究出了好多音樂理論。比如,他們把音階分得很細,還研究了和聲。
以前學吉他的時候,老師講過和弦,那時候還不太懂為啥要這麼組合音符,看完這本書,好像有點明白了。原來,這些和弦的原理,早在古希臘的時候就有人研究過了。
然後,書裡又講到了中世紀的音樂。這個時期好像有點壓抑,因為那時候教會管得特彆嚴,音樂大多是為宗教服務的。不過,也有一些勇敢的音樂家開始嘗試新的東西。比如,格裡高利聖詠,那種聲音特彆空靈,聽著讓人心裡特彆平靜。想象著在古老的教堂裡,唱詩班唱著這種聖詠,那種氛圍肯定特彆神聖。
說到文藝複興時期的音樂,那可真是太精彩了。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音樂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作曲家們開始大膽地嘗試新的和聲、新的旋律。作曲家們用音樂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人聽了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再往後,就是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了。這個時期,音樂變得特彆精致、優雅。那節奏輕快又活潑,每次聽都讓人忍不住跟著哼唱。這個時期的音樂就像生命一樣特彆有力量。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就更豐富多彩了。這個時期的作曲家們特彆注重情感的表達。充滿了詩意和情感,讓人聽了之後心裡特彆柔軟,旋律優美,充滿了童話色彩。
到了近現代,音樂的發展就更像是一場革命了。爵士樂、搖滾樂、流行音樂,各種風格的音樂層出不窮。
爵士樂的起源特彆有意思,它是在美國的黑人社區裡誕生的。那些黑人奴隸們在勞動的時候,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慢慢地就形成了獨特的爵士樂風格。爵士樂的節奏特彆靈活,即興演奏是它的靈魂。你可以想象著在那些昏暗的小酒吧裡,爵士樂隊演奏著歡快的樂曲,人們跟著節奏搖擺,那種氛圍肯定特彆熱烈。
搖滾樂就更厲害了,它像一股旋風一樣席卷了整個世界。從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到披頭士樂隊,再到滾石樂隊,這些搖滾巨星們用他們的音樂改變了整個世界。搖滾樂的節奏強烈,歌詞直白,特彆能表達年輕人的叛逆和熱情。想象著在那些大型的搖滾演唱會上,成千上萬的觀眾跟著樂隊一起呐喊,那種場麵真是太震撼了。
流行音樂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流行歌曲。這些流行歌手們用他們的音樂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流行音樂的風格多種多樣,有抒情的、有歡快的、有動感的,能滿足不同人的喜好。想象著那些歌迷們為了自己喜歡的歌手瘋狂打榜、應援,那種熱情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李星文看著看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圖書館要關門的時候。他合上書,心裡特彆感慨。
音樂的曆史真是太悠久、太豐富了。從最早的勞動號子到現在的流行音樂,音樂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它不僅僅是聲音的組合,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文化的傳承。
李星文走出圖書館的時候,心裡還在回味著書裡的內容。我想,音樂真的是人類最美好的發明之一。它能跨越時間和空間,把不同的人聯係在一起。不管你是誰,不管你來自哪裡,隻要你喜歡音樂,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喜歡悠閒生活,從作曲開始請大家收藏:()悠閒生活,從作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