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李星文緩緩地睜開眼睛,看了看床頭櫃上的時鐘,已經九點多了。他伸了個懶腰,然後起床洗漱。
洗漱完畢後,李星文換好衣服,走出房間,來到酒店的大廳。一進大廳,他就看到了正坐在沙發上的張玲瓏。
“張姐,你怎麼在這兒啊?你來多久了?”李星文好奇地問道。
張玲瓏聽到聲音,抬起頭來,看到是李星文,臉上露出了笑容。她放下手中的書,站起身來,回答道:“我也剛來沒多久。我知道星文老師不喜歡休息的時候被打擾,所以就在大廳裡等了一會兒。”
李星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那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讓你等這麼久。”
張玲瓏笑了一聲,連忙擺手說道:“沒關係的,星文老師。我也是剛到一會兒而已。”
接著,她岔開話題,說道:“星文老師,膩可是客人,今天我帶你在蘇州好好玩一天。”
李星文聽了,高興地說道:“那太好了!有個熟悉的人帶著,我就不用擔心會亂跑了。”
張玲瓏微笑著說:“那就好,我們先去吃點早點。”
兩人一起走出酒店,坐上了張玲瓏的車。車子開了大約五分鐘,在一家麵館附近停了下來。
張玲瓏指著麵館對李星文介紹道:“星文老師,這家麵館的頭湯麵可是很有名的,是我們蘇州的特色早點之一。”
清晨第一鍋煮麵的水最清澈,麵條韌勁十足,湯頭用青魚魚鱗、魚鰓等反複熬製,鮮美醇厚。澆頭可選鹵鴨、爆魚、燜肉等,搭配一碗熱湯麵,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沒過多久,老板就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麵條走了過來。那麵碗中,麵條根根勁道,湯頭清澈透明。
李星文吃得非常過癮,每一口都讓他感到無比滿足。張玲瓏擔心他還沒吃飽,便又點了五個生煎包。
這些生煎包的底殼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酥脆可口,輕輕咬上一口,鮮美的肉汁立刻在口中四溢開來,再蘸上一點醋,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讓人回味無窮。
這裡的早餐精致而細膩,李星文在品嘗的過程中,仿佛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獨特的煙火氣息。
這種細膩的美食文化與他以往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給他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和感受。
吃完早飯後,張玲瓏告訴李星文,第一站要帶他去蘇州的拙政園參觀。從他們所在的地方到拙政園大約有30公裡的距離,開車需要40分鐘左右。
在前往拙政園的路上,張玲瓏熱情地向李星文介紹著拙政園的景色,而李星文也提前在網上做了一些功課,對這座園林有了初步的了解。
蘇州拙政園不僅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更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5a級景區,享有“中國園林之母”的美譽。
聽著張玲瓏的介紹,看著網上的圖片,李星文對這座園林充滿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親眼目睹它的風采。
四十分鐘後,他們終於抵達了拙政園。兩人購票入園後,在張玲瓏的建議下,決定從園林的中部開始遊覽。
一進入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蘭雪堂。這座建築完全建立在流水之上,四周被清澈的湖水環繞,宛如一座水上宮殿,給人一種清新雅致的感覺。
繼續向前走,就來到遠香堂。他先被遠香堂的匾額吸引——“遠香”二字,筆力沉凝,似能嗅到荷風未至時的清冽。
堂前池水未醒,殘荷的枯莖斜插水中,像被時間遺忘的筆。李星文駐足,忽見一隻白鷺掠過水麵,翅尖劃破霧氣,留下一道轉瞬即逝的銀線。
兩人繼續行走,轉過回廊,小飛虹臥於水上,朱欄如虹,映著天光雲影。李星文俯身,指尖觸到冰涼的石欄,仿佛觸到明代工匠的指紋。
橋下錦鯉遊弋,鱗片折射著早春稀薄的陽光,像散落的碎金。他忽然笑出聲——這橋名“小飛虹”,倒像一句未寫完的詩,等後人來續。
香洲臨水而建,船形軒閣似要乘風而去。李星文推門而入,木窗半掩,漏進幾縷風,攪動案上宣紙的邊角。
他想象當年文徵明在此揮毫,墨香與荷香交織,而此刻,他嗅到的隻有潮濕的木頭味,和一絲若有若無的梅香——原來牆角一株老梅正悄悄吐蕊,花瓣薄如宣紙,卻倔強地頂著春寒。
登見山樓時,霧氣已散。李星憑欄遠眺,北寺塔尖刺破雲層,像一支懸停的筆。樓下竹林沙沙作響,他忽然懂了“見山不是山”的禪意——這樓外之山,何嘗不是人心中的山?
倒影樓前,亭台樓閣皆顛倒於水中,虛實難辨。李星文湊近看,對著張玲瓏說道:“你看,這倒影比真景更真。”
最後一站,兩人來到卅六鴛鴦館。館名取自三十六對鴛鴦。李星文坐在廊下,聽風穿過雕花窗欞,發出細微的嗚咽。
離開時,太陽將他的影子鋪在石板路上。李星文回頭望,拙政園像一幅未乾的山水畫,水汽氤氳中,遠香堂的飛簷、小飛虹的倒影、香洲的梅影、見山樓的塔尖、倒影樓的虛實、卅六鴛鴦館的孤影——所有片段在他腦中拚成一句詩: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在回酒店的路上,李星文感慨萬千,他對張玲瓏說:“今天真是收獲頗豐的一天,拙政園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張玲瓏笑著回應:“是啊,蘇州的園林就像一本厚重的書,每一頁都藏著故事。”
喜歡悠閒生活,從作曲開始請大家收藏:()悠閒生活,從作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