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奮點頭道,“是的,周家還有一個幸存者,叫周淮安!那時候剛滿十六歲,正在上高中,因為是寄宿生,案發時正好住在學校,萬幸躲過了一劫!”
“周淮安?他現在在哪裡?”韓旭記得原主父親提起過這個名字。
“瘋了!”秦奮歎了口氣。
韓旭沒聽明白,追問道,“瘋了?”
秦奮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煙,熟練地拆開,敲了敲屁股,抽出一支遞給韓旭,才接著說道,“那孩子是第一個發現案發現場的,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周淮安看到現場後,人就不正常了!從此以後,變得瘋瘋顛顛的,可能是打擊太大了!”
韓旭疑惑地接過煙,更加熟練地替領導點著火,才追問道,“那是誰報的警?”
秦奮吐出一個煙圈,回道,“你也看過卷宗了,周家挺有錢的,住的是獨棟彆墅。而且彆墅是隱在雲台山的,快趕上一個世外桃源了。
周淮安確實是第一發現人,但他當時就瘋了,沒有報警的能力。
多虧第二天來了一位給彆墅送糧的菜販。
不然周淮安就算是餓死在那裡,也不會有人發現,要不說這孩子命硬。”
“這麼說,報警的是當時那個送糧的菜販?”
秦奮微微頜首,“唉,當年報案人已經40多歲了,前幾天我才接到消息,他在兩個月前過世了。
唉,不知不覺,案發已經過去二十八年了!時間過的太快了!”
韓旭附和道,“是啊,案子比我都大了好多。”
秦奮苦笑一下,“如果不是接到報案人過世的消息,我也不會記起有這麼一件陳年懸案!”
韓旭低頭看著手中陳舊發黃的檔案袋,微微搖頭。
滅門慘案之所以懸而未落,一來是因為當時的偵查條件有限,二來是案發地過於偏遠,根本沒有目擊者。
從案卷中可以看出,當時留存下來的有用檢材實在是太少了。
“我聽警署以前的老人講過,當年不僅省署下派了專案組,甚至驚動了部裡。但是你也看到了,凶犯遺留的線索太少了!
為了找到相關線索,市署采用了人海戰術,動用警力好幾萬,對整個燕城進行了地毯式摸排。
可惜仍舊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我個人觀點還是因為受限於當年的偵查條件。
沒有成熟的全球眼係統,沒有完善的dna鑒定技術,破案的技術支撐太無力了。
所有警員們全靠著一雙腿,兩個自行車輪子,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
也是難為他們了。”
韓旭非常同意秦奮的觀點,點頭道,“是的,有很多懸案都是因為這樣才無法破案的。不過現在好了,咱們的技術力量越來越強大了,不會再讓罪犯逍遙法外了。”
“你說的很對,但是以前的懸案,我們也不能放棄!也不準放棄!那些被害人都在看著咱們呢。”
韓旭接道,“凶手逃不掉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喜歡比專案組還猛,你說他是新人?請大家收藏:()比專案組還猛,你說他是新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