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概率不會是凶犯留下來的。
但是不排除留下這些足跡的人不是目擊者。”
“等一下,你把我都說暈了,足跡既然不是兩天前案發時留下的,那怎麼可能留下足跡的人會成為目擊者,邏輯不通啊。”秦奮適時打斷,扮演著逗哏的角色。
“秦隊,你說的對,表麵上這個邏輯是不通的,但是我所說的這個目擊,並不是指兩天前的案發時間。”韓旭如此說道。
熊大林不愧是刑偵高手,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你的意思是,留下這些足跡的目擊者,是在半個月前看到了另外一個現場?”
韓旭沒想到熊大林反應這麼快,點頭道,“有這個可能性,但是並不大,咱們現在需要的是儘快找到這個可能存在的目擊者,然後他自然會告訴咱們答案。”
“那怎麼找?你剛剛說已經猜到是誰留下的足跡?不妨展開說一說。”熊大林仿佛看到了韓旭潛在的能力,試著引導起來。
韓旭蹲了下來,指著鐵架下方那兩個較深的足跡,侃侃而談,“大家看這兩枚足跡,通過足跡鑒定學的相關公式,可能很容易測算出遺留足跡者的身高與體重。”
說著,韓旭以手作尺,在足跡上來回上下比劃了長寬,
“遺留這些足跡的人身高大概在1.70上下,體重65公斤左右。”
幾人都是刑偵方麵的高手,自然知道足跡鑒定學的相關公式,對於韓旭能夠推測出遺留足跡者的身高體重,見怪不怪。
特彆是宋長清,即便不是專攻這個方向,也能輕易通過公式推斷出這些。
“這些大家都可以算出來,韓旭,挑重點的來。”秦奮明白韓旭講出來的太過普通,可鎮不住城東警署的兩位大佬。
“隊長,您先彆急啊,”韓旭被打斷了思緒,想了一下,才繼續說道,“身高體重可以縮小排查範圍,而且咱們可以根據足跡的大小測算出遺留人的年齡範圍。”
宋長清很清楚,如果能夠通過足跡推出年齡,已經遠超常人了。
韓旭接著說道,“人在生長發育階段,足跡的壓力麵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加大,而在成年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種機能會從鼎盛時期漸漸回落,這樣會導致各部位肌肉及神經鬆弛、板結,在足跡上體現的尤為明顯,那便是壓力麵會越來越大。
根據現場遺留的足跡,可以大概推薦測出目擊者年齡應該在45歲左右。”
聽到這些理論級彆的推斷,熊大林與宋長清沉默了。
眼前的年輕人有著足夠的知識儲備,難怪可以連破四起命案。
秦奮更是樂的後槽牙都咧出來了,“聽見沒,遺留足跡的人身高1.70、體重65公斤、年齡45歲,在附近的村民裡查一查,很快就能鎖定人了。”
熊大林剛準備派人去查,卻聽韓旭說道,“那倒不必了,足跡已經告訴咱們那個人是誰了?”
“彆賣關子,快說!”秦奮笑著催促起來。
“你們看這兩枚足跡,是在遺留人行走的過程中留下的,左腳的壓力麵明顯大於右腳,一深一淺。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腿不對勁兒,走路並不協調,一步短,一步長的。
我懷疑他受過傷,走路是一瘸一拐的。
遺留人應該右腳有殘疾,左腳為主受力腳,右腳隻是起到了支撐,或者說輔助的作用,走路影響到了他的對稱步。
再加上這些鞋底花紋,方才宋警官已經說過了,大概率是很早以前的綠膠鞋踩出來的,所以……”
“原來是他!”熊大林第一個明白過來。
喜歡比專案組還猛,你說他是新人?請大家收藏:()比專案組還猛,你說他是新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