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韓旭灼灼的目光,馬明濤慘然一笑,也沒有藏著掖著,可能覺得沒有那個必要吧。
“還能是什麼話,人不狠,站不穩唄!”
韓旭猜到就是這句,但是看到馬明濤說這話時,眸子中一閃而過的那絲狠辣,心中不禁一凜!
眼前這個家夥說的到底是真是假呢?!
在韓旭的字典中,“信”字是人字旁的!
但是像董舒舒與馬明濤這樣的具備有惡魔屬性的家夥,完全不能用單純的一個人字來形容了。
人言可信,但如果對方已經不是人了呢?!
何況馬明濤交代出來的一切,似乎都可以打上一個問號。
比如陸露的真實死因,屍檢報告為溺亡,但馬明濤說的卻是被董舒舒活生生打死了。
前後矛盾之大,完全對不上。
但是一想到被害人當時可能還留有一口氣,便被這兩個惡魔拋“屍”入井,經曆了無限的絕望……
韓旭甚至都不願意朝著那個方向再繼續想下去。
不過這裡麵確實存在另一種可能性!
那便是眼前的馬明濤說謊了!
韓旭想到此處,不由重新上下打量了一遍這位幾進宮的老油條,眼前卻像是罩上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仿佛是一張大網劈頭蓋臉地兜了下來,完全看不清楚近在咫尺的真相!
如果馬明濤說謊了,那麼肯定隱瞞了什麼!
也就是說,他進屋的時候,看到的很有可能並不是奄奄一息,或者說氣息全無的被害人陸露!
那麼馬明濤當初看到的,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或許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因為無論是被害人陸露,還是凶手董舒舒,都已經不在了!
韓旭不得不承認,現在又陷入了一個困境!
就像雪山案一樣,涉案人員一一陸續死亡,即便還有什麼疑點,都是無從查證。
隻剩下蔣子歸蔣大律師一個幸存者。
用一個專業點兒詞語來講,就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一般是指,當取得信息的渠道,僅來自於幸存者時,那麼,此信息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這種偏差是來自於優勝劣汰之後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究其原因還是未幸存者已無法發聲。
人們看到的隻是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此刻的馬明濤與蔣子歸蔣大律師的情況如出一轍!
同樣屬於幸存者偏差的典型例子!
因為沒有人可以證明馬明濤所說的一切!
而在夏國的刑事鑒定流程中,講究的是一個重證據,輕口供!
僅僅通過馬明濤的供詞,壓根沒有辦法給死去的董舒舒定罪。
不單單是不符合規矩,而且對於真相,同樣是不負責任的!
韓旭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目前看來,隻能順著馬明濤所說的一切來一點一點進行印證了。
“當時,董舒舒是用什麼東西,或者說工具打死被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