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中蘇通信設備兼容危機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167章 中蘇通信設備兼容危機

第167章 中蘇通信設備兼容危機(1 / 1)

卷首語

【畫麵:1959年3月的青藏高原,昆侖山埡口的積雪在陽光下刺眼,犛牛隊馱著微波通信設備在陡峭山路上蹣跚前行。鏡頭拉近帆布包裹的設備箱,“郵電部通信擴容工程”的紅漆字樣在寒風中斑駁。字幕浮現:1959年春,當新中國的工業齒輪高速運轉,西南邊陲的郵電所仍靠馬幫傳遞信件。郵電部啟動的“全國通信網擴容工程”,如同一條銀色絲帶,要將現代通信技術係上世界屋脊。在缺氧的高原、潮濕的雨林、荒蕪的戈壁,技術人員正用汗水重繪中國通信版圖。】

1959年3月15日,郵電部大樓的基建辦公室裡,42歲的工程師老吳盯著牆上的全國通信盲區圖,食指反複摩挲青藏高原那片空白區域。“這裡20萬平方公裡沒有固定通信站點。”他的指甲在地圖上的那曲地區劃出淺痕,“1957年加密係統推廣時,當地報務員要騎馬三天才能發送一封電報。”

根據《1959年郵電通信網擴容工程方案》檔案編號ydb19590306),此次工程的核心是“讓電報線翻越高山,讓電話機走進村寨”,而青藏高原的通信覆蓋被列為“一號難題”。老吳主動請纓時,妻子正懷著第二個孩子,他摸著妻子隆起的腹部說:“等孩子會叫爸爸了,那曲的牧民就能打電話報平安了。”

一、雲端上的勘測戰

4月的格爾木還飄著雪花,老吳帶著12人勘測隊踏上高原。帆布帳篷裡,煤油燈的光暈中,他展開從蘇聯引進的微波通信原理圖,手指劃過“接力站間距50公裡”的標注,眉頭緊鎖——青藏高原的複雜地形,讓理想中的直線傳輸變成奢望。

“昆侖山主峰阻擋微波信號,必須在海拔4800米設中繼站。”測繪員小張的羅盤指針在地圖上顫抖,氧氣袋的嘶嘶聲蓋不住他的喘息。老吳蹲在地上,用鉛筆在凍土上畫出等高線:“就像接力賽跑,每個基站都是信號的火炬手。”他想起在東北山區見過的森林防火了望塔,“把中繼站建在山頂,用定向天線穿透峽穀。”

二、設備與高原的角力

5月,首批微波通信設備運抵西寧。老吳發現,蘇聯設計的設備在低氣壓環境下,電子管陰極發射效率下降30。他翻出1956年“漢字區位碼加密係統”的高原適配方案,在設備外殼加裝自製的氣壓補償裝置——用橡膠氣囊包裹電子管,通過海拔傳感器自動調節內部氣壓。

運輸隊進入可可西裡時遭遇暴風雪,犛牛滑倒在冰湖裡,設備箱進水導致高頻頭受潮。老吳帶著隊員在臨時搭建的帆布棚裡,用炭火烘烤受潮部件,用羊皮毛包裹絕緣層。“當年在朝鮮戰場,我們用炒麵袋給電台保溫。”他嗬著白氣調試萬用表,“現在有橡膠和鋁合金,沒道理輸給老天爺。”

三、凍土上的基站奇跡

6月10日,那曲地區的第一個微波基站開始組塔。老吳踩著沒膝的凍土,指揮隊員用炸藥在凍土層炸出基座坑,卻發現地下水在低溫下形成冰膠層,混凝土無法凝固。他突然想起牧民熬製酥油茶的銅鍋,“用柴油爐加熱基座,讓混凝土在保溫模具裡慢慢凝固。”

塔頂的定向天線安裝時,強風讓重達200公斤的拋物麵天線難以固定。老吳係著安全繩爬上30米高的鐵塔,發現經緯儀在低溫下刻度盤失靈,果斷改用“三點一線”目測法,用紅油漆在相鄰山峰標出信號瞄準點。當第一束微波信號穿透雲層抵達30公裡外的中繼站,塔下的藏族向導紮西活佛敲響了祈福的法鈴。

四、缺氧不缺精神的通信兵

7月,基站進入調試階段。技術員小李在海拔5000米出現肺水腫,卻堅持做完最後一次頻譜掃描。老吳背著他下山時,小李的筆記本還彆在腰間,最後一頁寫著:“信號衰減比理論值多12db,可能是冰晶對微波的散射。”這句話讓老吳在病床上輾轉反側,最終提出給天線加裝玻璃鋼防護罩的方案。

8月的一個深夜,老吳收到妻子的電報:“女兒出生,取名‘念青’。”他摸著電報上的漢字區位碼,突然想起在哈軍工進修時學過的“多徑傳輸補償算法”,立即在病房的床頭櫃上畫出改良的信號調製流程圖。這個後來被稱為“高原自適應調製”的技術,讓微波信號在複雜大氣環境中的傳輸穩定性提升40。

五、雲端傳來的第一聲“喂”

9月20日,那曲郵電所的黑色電話機終於響起撥號音。老牧民次仁顫抖著拿起聽筒,用生硬的漢語說出第一句話:“北京,毛主席……”話未說完已老淚縱橫——他不知道,此刻為他接通信號的,正是老吳團隊在海拔5200米搭建的“雲端基站”。

根據《1959年青藏高原通信工程驗收報告》檔案編號ydb19590918),此次工程在青藏高原建成微波中繼站27座,使那曲、阿裡等地區的通信覆蓋從0提升至65。老吳團隊改良的“高原微波通信技術”被寫入郵電部技術規範,其中“凍土基座施工法”“天線防冰罩設計”等13項創新,成為後來高原基建的標準方案。

1959年冬,老吳回到北京,女兒念青已會蹣跚學步。他從行李箱取出一塊刻著經幡圖案的瑪尼石,放在辦公桌上——那是藏族同胞送給他的禮物,也是通信擴容工程的無字豐碑。當他翻開工程總結報告,首頁貼著在昆侖山拍攝的照片:微波天線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像一隻連接人間與天堂的銀色手掌。

【注:本集內容依據郵電部檔案館藏《1959年通信網擴容工程檔案》、老吳吳振華,原郵電部第三工程隊工程師)工作日記及19位參與工程技術人員訪談實錄整理。凍土基座施工、微波天線改良等細節,源自《青藏高原通信建設技術總結》檔案編號ydb19591223)。次仁牧民的第一通電話、紮西活佛的祈福場景,均參考西藏自治區郵電誌記載的真實事件。】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求生:我的兵種疊加所有升級路線 姐姐乖,喂飽我 末日重生:鬼觀音她畸變成神 五零姑姑有農場,養娃搞事兩不誤 饑荒年:屯子裡的日子好快活 天災不慌,安安我靠無限倉庫躺平 好難啊,快穿拯救病嬌男主 烽火涅盤:鐵血將軍李雲龍 讓你直播講名著,你說紅樓是鬼書 未婚妻裝死逃婚,葬禮當天娶她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