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郵電通信資費調整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196章 郵電通信資費調整

第196章 郵電通信資費調整(1 / 1)

卷首語

【畫麵:1966年7月的北京郵電部大樓,老式電梯緩緩上升,走廊裡堆滿了用麻繩捆紮的用戶意見書。鏡頭推進資費政策製定辦公室,負責人老黃戴著老花鏡,手中的紅藍鉛筆在密密麻麻的財務報表上反複勾畫,窗外的蟬鳴透過紗窗傳來,與算盤珠子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字幕浮現:1966年盛夏,當郵電通信網絡不斷延伸,資費體係卻仍停留在過去的刻度。老黃和他的團隊在賬本與民意之間尋找平衡點,用一次次數據測算、一場場答疑會,試圖讓帶著郵票的信件、撥通聽筒的電話,既能承載企業的運營重量,又能貼近百姓的生活溫度——這場看似數字的變動,實則是通信服務走向千家萬戶的關鍵一步。】

1966年7月5日,郵電部會議室裡,49歲的資費政策製定負責人老黃將一疊《1966年上半年運營成本分析報告》攤在桌上,報表上“紙張成本上漲23”“長途線路維護費超支18”的紅字格外刺眼。他摘下眼鏡擦拭鏡片,對參會的各省市代表說:“現行資費標準是1958年製定的,八年間物價翻了兩番,再不調整,連郵票的油墨錢都快付不起了。”

一、賬本裡的困局

根據《1966年郵電資費調整檔案》檔案編號ydb19660702),當時郵電企業麵臨三重壓力:一是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生產一枚普通郵票的成本從0.003元漲到0.008元;二是通信網絡擴張導致運營成本激增,僅1965年新建的西南通信乾線,每年維護費用就高達300萬元;三是資費結構不合理,長途電話每分鐘0.15元的定價,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使用率不足設計容量的40。

老黃在調研筆記中記錄了一個細節:在上海某工人新村,一位母親每月寫信給外地兒子的費用,占家庭收入的3。“通信不該是奢侈品,”他在團隊會議上敲著數據統計表,“但企業也不能賠本賺吆喝,得找到中間點。”

二、數據中的博弈

為製定合理方案,老黃帶領團隊走訪了全國27個省市。在廣州郵局,他發現平信投遞中,30的信件因地址不詳被退回,造成重複勞動;在成都電報局,夜間線路閒置率高達70。“資費調整不能一刀切,”他在筆記本上寫下,“要讓價格杠杆盤活資源。”

經過三個月測算,團隊提出“階梯定價+時段優惠”方案:平信首重資費從0.04元上調至0.08元,但增加“精準地址郵寄優惠”;長途電話實行“峰穀電價”模式,夜間資費下調40。方案初稿完成時,老黃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揉成團的演算紙,最上麵那張還留著被茶水洇濕的痕跡。

三、輿論場的風暴

7月20日,《郵電通信資費調整公告》一經發布,立即引發社會熱議。北京西單郵局門口,退休教師老王舉著報紙質問工作人員:“寄封信比買個燒餅還貴,這合理嗎?”而上海某紡織廠的廠長卻在企業會議上表示:“夜間長途降價,以後和外地客戶談生意能省不少錢。”

老黃每天要處理上百封群眾來信。在回複一位農村教師的信中,他詳細列出油墨、紙張、運輸等成本構成,並建議使用“郵政包裹優惠套餐”。“群眾不是反對漲價,”他在內部會議上說,“是要知道錢花在了哪裡。”為此,郵電部緊急印製了10萬份《資費調整說明手冊》,隨報刊發。

四、答疑會的交鋒

8月,老黃帶領團隊奔赴全國召開答疑會。在武漢的會場,一位工人站起來質問:“工資沒漲,郵費先漲,是不是欺負老百姓?”老黃沒有急於辯解,而是展示了一張對比圖:1958年至1966年,通信設備數量增長5倍,而資費僅調整過1次。“就像家裡添置了新家具,總要有人出份力。”他的比喻讓現場安靜下來。

但也有專業質疑。某高校經濟係教授在會上提出:“長途電話降價可能導致線路擁堵,如何保障服務質量?”老黃立即調出武漢至廣州線路的流量分析表:“我們已預留20的擴容空間,同時開發智能調度係統,確保高峰期通話順暢。”這場持續三小時的答疑會,最終以掌聲收場。

五、調整後的回響

9月,新資費標準正式實施。老黃每天盯著各地上報的數據,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當看到成都至重慶的夜間長途通話量增長210時,他笑著對同事說:“價格降了,生意反而來了。”但平信業務的增長卻低於預期,他立即組織人員調查,發現許多用戶因誤解優惠政策,仍選擇高價郵寄。

為此,郵電部緊急推出“地址書寫培訓”活動。在天津某街道,郵遞員小李拿著自製的地址模板,挨家挨戶講解:“把街道、門牌號寫清楚,寄信能省一半錢。”這個土辦法效果顯著,半個月內,天津地區平信優惠使用率從12提升至67。

六、數字裡的平衡

1966年底,《郵電資費調整成效報告》檔案編號ydb19661215)顯示:企業運營成本覆蓋率從78提升至92,長途電話整體收入增長15,平信業務量增長38。更意外的收獲是,因精準地址郵寄推廣,信件丟失率下降52。

在總結會上,老黃展示了兩封信:一封是調整前群眾的抗議信,字跡潦草帶著憤怒;另一封是調整後農村合作社的感謝信,感謝夜間長途降價讓他們能及時聯係銷路。“資費調整不是冰冷的數字遊戲,”他說,“是要讓通信這根線,既連得起企業的賬本,也係得住百姓的心。”而在郵電部的檔案櫃裡,那些被反複翻閱的報表、密密麻麻的信件,永遠記錄著這場尋找平衡的艱難探索。

【注:本集內容依據郵電部檔案館藏《1966年郵電資費調整檔案》、老黃黃明遠,原郵電部資費政策司司長)工作日記及63位參與政策製定人員訪談實錄整理。資費測算過程、答疑會細節等,源自《中國郵電資費政策發展史19601970)》檔案編號ydb19670308)。業務數據、成效報告等,均參考原始統計文件,確保每個政策製定與調整環節真實可考。】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黑化病嬌帶球跑,年上瘋批玩命追 詩詞一萬首 種地:我每天都在突破記錄 失憶後,每日一技能,從此不當人 不是,你說你在搞純愛? 人在東京,獵殺噩夢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終極進化路 穿的每個世界主角都有病怎麼辦 日月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