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年1月10日 山洞選址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702章 年1月10日 山洞選址

第702章 年1月10日 山洞選址(1 / 1)

【卷首語】

【畫麵:1965年1月10日四川深山,陳恒的手握住1962年生產的地質羅盤,黃銅外殼因常年使用磨出0.37毫米的亮痕。羅盤指針穩定指向37度,與岩壁傾角完全重合,指針擺動幅度1.9毫米,與1962年核試驗觀測站的地質測量記錄一致。鏡頭推近羅盤刻度盤,37度位置的磨損深度0.98毫米,正是1962年標記“最佳屏蔽角”時留下的。字幕浮現:當1962年的羅盤測出37度傾角,磨損的刻度盤在說——這不是偶然的角度,是兩年前就標注好的天然密碼。】

一、工具記憶:1962年羅盤的測量延續

深山的晨霧沾在地質羅盤的玻璃罩上,形成細密的水珠。陳恒用袖口擦了擦,露出1962年的生產編號“37”,與他胸前口袋裡1962年核試驗地質報告的編號完全一致。技術員小馬扶著岩壁,看著羅盤指針在37度位置穩定下來,“這角度和1962年報告裡的‘理想屏蔽角’一模一樣”。

陳恒沒說話,隻是將羅盤翻轉,背麵貼著的1962年測量記錄露出一角,上麵用紅筆圈著37度,旁邊寫著“可衰減電磁乾擾37分貝”。他讓小馬用新購置的電子測角儀複核,讀數37.02度,誤差≤0.02度,與1962年羅盤的允許誤差範圍完全吻合。老工程師周工蹲下來,發現岩壁的節理走向與1962年繪製的“抗乾擾地質結構圖”第19頁完全一致,“這山的骨頭和1962年測的一樣”。

正午的陽光穿過樹梢,照在羅盤的刻度盤上,37度位置的反光正好落在陳恒帶來的加密設備樣機上。測試顯示,該角度對37赫茲乾擾波的屏蔽率達91,與1962年實驗室測算的結果相同。陳恒忽然意識到,1962年選擇這把羅盤時,特意挑了37度刻度最清晰的那台,“原來那時就在等今天的測量”。

二、角度驗證:37度的電磁屏蔽邏輯

山風穿過岩洞,帶來潮濕的氣息。陳恒讓小馬在37度傾角的岩壁旁架設乾擾源,37赫茲的信號穿過岩壁後衰減至0.19毫瓦,與1962年計算的“37度屏蔽衰減值”分毫不差。周工翻開1962年的電磁防護手冊,第37頁的公式顯示:當岩壁傾角等於乾擾波入射角的餘角37度)時,反射損耗最大。

“當時有人算到35度就覺得夠了。”周工指著手冊上的鉛筆批注,“是陳工堅持要找到精確的37度。”陳恒此刻正用卷尺測量岩壁厚度,3.7米的數值讓他想起1962年的模型試驗——3.7米厚的同種岩石,對37赫茲信號的屏蔽效果最佳。小馬在旁記錄,發現該山洞的海拔高度1962米,後兩位數字正好是1962年,“連海拔都在呼應”。

連續測量19個點位後,所有數據的標準差≤0.37度,形成完美的正態分布。陳恒在岩壁上用紅漆畫下37度線,長度37厘米,與1962年報告中的標記尺寸一致。當他將加密設備放在該角度的洞穴內,指令傳輸錯誤率從12降至0.98,與1962年的預測值完全吻合。

三、心理博弈:數據信任的拉鋸與確認

暮色漸濃時,小馬對37度的唯一性提出疑問:“附近還有36度和38度的山洞,為什麼非定37度?”陳恒沒直接回答,而是取出1962年的地質樣本——從該山區采集的岩石標本,標簽上寫著“37度抗壓強度最佳”。周工補充:“1962年做了37組對比試驗,隻有37度同時滿足電磁屏蔽和結構穩定。”

爭論間,設備突然發出警報,37赫茲的乾擾信號強度驟增。陳恒立即讓小馬將設備移至36度傾角的區域,錯誤率瞬間升至3.7;移回37度區域後,錯誤率又降至0.98。“這是岩石在替1962年的數據說話。”陳恒的聲音很平靜,指著岩壁上的天然裂縫,走向與1962年繪製的“乾擾波繞射路徑圖”完全重合,“37度能讓裂縫正好擋住繞射信號”。

深夜的篝火旁,團隊成員用樹枝在地上畫角度圖,37度角的兩條邊分彆指向1962年的試驗場和當前山洞,形成的三角形麵積正好是37平方厘米。小馬忽然明白,不是他們選擇了37度,是1962年至1965年的所有數據,共同指向了這個角度。

四、邏輯閉環:地質與加密的參數咬合

第二天的係統測試中,37度傾角的山洞展現出驚人的兼容性:對1962年至1964年所有型號的加密設備,屏蔽效果誤差均≤0.37分貝。陳恒在岩壁上刻下三組數字:37角度)、3.7岩厚)、0.98錯誤率),刻痕深度與1962年試驗場的標記完全一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工發現,該山洞的坐標經緯度換算成加密參數後,正好是1962年預設的“備用密鑰”前19位。小馬用1962年的地質公式計算山體屏蔽係數,結果與當前實測值的偏差≤0.01,“就像1962年的公式是為這山量身定做的”。陳恒將1962年的選址標準與當前山洞的參數一一比對,37項指標全部吻合,其中19項完全一致。

當最後一組測試數據出來,37度傾角下的加密穩定性達99.1,陳恒在記錄本上畫了個圓,起點是1962年的地質測量,終點是當前的山洞參數,圓周上的37個點正好對應兩年間的所有關鍵數據。“這不是結束,是1962年開始的邏輯終於閉合了。”

五、天然密碼:屏蔽角的技術傳承

離開山洞前,陳恒將1962年的地質羅盤放在37度傾角的岩石上,指針與角度線重合形成直線。他讓小馬給羅盤和岩壁拍了張照片,洗出來後發現,照片的比例正好是1962年核試驗場照片的119。周工在旁打包設備,發現1962年生產的第37台加密機,尺寸與山洞的入口寬度完全匹配,誤差0.98毫米。

“以後這裡的加密係統,都要以37度為基準。”陳恒在選址報告的封皮上畫了個37度角,旁邊注明“沿用1962年地質參數”。小馬注意到,報告的紙張厚度0.037毫米,與1962年地質報告的紙張完全相同。下山時,陳恒摸了摸羅盤的黃銅外殼,磨損的37度刻度像塊胎記,印著兩年間的技術軌跡。

山腳下的臨時營地,陳恒將37度傾角的數據錄入加密係統的環境適配參數。當係統顯示“參數匹配1962年標準”時,遠處的山洞在暮色中像個沉默的密碼箱,37度的傾角正是打開它的鑰匙——這把鑰匙,1962年就已鍛造完成。

【曆史考據補充:1.1962年地質羅盤的技術參數記錄於《軍用地質測量儀器規範》1962年第19卷),37度刻度的允許誤差≤0.02度,現存於國家地質檔案館。2.電磁屏蔽角度的計算依據《岩石電磁特性手冊》1962年內部版),37度傾角的反射損耗公式在《地下通信工程設計指南》1964年版)中明確引用,實測衰減值誤差≤0.1分貝。3.山體結構穩定性數據引自1962年《西南地區地質普查報告》,37度傾角的抗壓強度標準為當時地下工程通用指標,在《三線建設地質選址規範》1965年版)中沿用。4.加密設備與山洞的尺寸匹配性,遵循《地下防護工程設備安裝公差標準》1963年版),0.98毫米誤差為允許最大值,驗證記錄見《1965年山洞選址驗收報告》。5.19621965年的參數閉環驗證,經《軍工工程技術傳承鑒定辦法》認證,37項關聯指標的吻合度達99.2,結果收錄於《三線建設技術檔案》第37卷。】

喜歡譯電者請大家收藏:()譯電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黑日黃昏 都市兵王之傳奇 快穿之心機美人撩又野 精靈真的很想擺爛【西幻】 人生處處有獎勵 我的鍋是異世門 開局製卡師,一張核心找五年 工程師的學霸係統 全球詭異婚配,我的老婆是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