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67 式” 首次實戰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833章 “67 式” 首次實戰

第833章 “67 式” 首次實戰(1 / 2)

卷首語

1967年10月19日淩晨4時17分,中蘇邊境某哨所的了望塔上,寒風卷著雪粒抽打在鐵皮棚頂,發出砂紙摩擦般的聲響。小李的手指凍得發紫,按在“671901”設備的操作鍵上,指腹下的塑料按鍵已經被體溫焐熱了一小塊。示波器屏幕上,加密信號的波形像條受驚的魚,在蘇軍乾擾的鋸齒波間穿梭。他盯著表盤上跳動的頻率指針——150兆赫,與三天前演練時模擬的一模一樣。

了望塔下,老張抱著電台備用電池,軍大衣的領口結著白霜。19分鐘前,潛伏在鐵絲網外的偵察兵傳回消息:“敵方一個營的裝甲部隊正在集結,距我方陣地37公裡。”這個情報必須在日出前送到指揮部,否則伏擊部署將完全失效。他的指甲深深掐進電池的絕緣皮,想起三個月前驗收設備時,自己在合格單上寫下“建議實戰檢驗”時的猶豫。

4時36分,小李突然扯掉耳機,聲音因緊張變調:“乾擾太強,信號斷了!”老張踩著積冰爬上了望塔,看到屏幕上的波形變成亂麻,像被貓爪撕碎的紙。遠處的草原上,蘇軍的電子對抗車正在移動,引擎聲被風聲切割成斷斷續續的悶響。“用跳頻模式,第19組密鑰!”老張的吼聲混著風雪灌進小李耳朵,後者突然想起蒙語兒歌《小黃馬》的節奏,手指在按鍵上敲出“19352”的序列。

4時56分,當指揮部的確認信號出現在屏幕上,小李的睫毛上已經結了層冰殼。19分鐘的情報傳遞,像在冰麵上走鋼絲,每一秒都可能墜入深淵。老張掏出懷表,表蓋內側貼著的“67式”設備參數表上,“抗乾擾能力”一欄的鉛筆標注被汗水洇成了藍霧。雪光中,設備指示燈的紅光映在兩人臉上,像兩簇在風雪中掙紮的火星。

一、異動的信號:19分鐘前的邊境暗流

1967年10月18日深夜,邊境線的鐵絲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潛伏哨的戰士透過紅外望遠鏡,看到37輛坦克的履帶在凍土上壓出的轍痕,車身上的白漆偽裝在雪地裡格外刺眼。他按動指北針上的微型發報機,用預設的三組信號發出預警:“狼來了,數量多,帶崽。”這是1967年新製定的暗語,對應“裝甲部隊,營級規模,攜重武器”。

哨所的接收機在23時17分收到信號,電流聲裡混著蘇軍巡邏隊的俄語對話。小李當時正在給“67式”設備換電池,聽到警報聲後撞翻了保溫桶,熱奶茶在凍土上瞬間凝成冰碴。“是潛伏哨的緊急信號。”老張抓起設備手冊,第37頁的“實戰啟動流程”被紅筆圈了三次,旁邊寫著“19秒內完成開機自檢”。

情報的初步分析在緊張中展開。根據履帶寬度和轍痕間距,判斷是蘇軍的t62坦克;紅外成像顯示的熱源數量,證實至少有19輛主戰坦克和7輛裝甲車;更關鍵的是,敵方電子偵察車的天線已經升起,頻率掃描範圍覆蓋我方所有通信頻段。“他們想讓我們變成聾子。”王參謀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敵方可能的進攻路線,筆尖戳穿了紙麵。

“67式”的啟用爭議在此時爆發。按規定,新型設備需經過三個月實戰測試才能正式啟用,而此時距首批部署僅過去47天。某老兵堅持用可靠的“62式”:“萬一掉鏈子,整個哨所都得陪葬。”小李卻指著設備上的“雙模式切換”鍵:“這就是為抗乾擾設計的,演練時試過150兆赫乾擾,能頂住。”老張最終拍板:“用新設備,但同時啟動‘62式’作為備份,19分鐘內必須把情報送出去。”

1967年10月19日4時整,潛伏哨的第二份情報傳來:“狼群開始移動,方向東南。”這意味著敵方裝甲部隊已進入攻擊發起位置,距我方前沿陣地僅剩37公裡,按坦克行進速度,最多還有兩小時抵達。王參謀在電話裡吼道:“4時56分前,我要看到完整情報,這是最後期限!”電話掛斷的忙音裡,小李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比設備的蜂鳴還響。

設備開機前的檢查像場儀式。小李按演練流程,先摸了摸設備外殼的溫度——17c,在手冊規定的工作範圍內;檢查天線接口時,發現防水膠圈凍硬了,他用哈氣焐軟後重新擰緊;最後從靴筒裡掏出蒙語密碼本,《小黃馬》的歌詞被體溫焐得有些潮濕。老張在一旁看著表,秒針每跳一下,就像在凍土上砸下一顆釘子。

4時03分,“671901”的指示燈亮起紅光,開機自檢完成。小李深吸一口氣,按下發射鍵的瞬間,了望塔外傳來蘇軍電子乾擾機的嗡鳴,像被踩住尾巴的巨型昆蟲。示波器上的波形立刻開始扭曲,這場持續19分鐘的實戰考驗,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平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19分鐘的博弈:乾擾與反製的拉鋸

4時05分,第一組情報加密發送時,蘇軍的150兆赫乾擾突然增強。小李的手指在跳頻鍵上僵住——演練時的乾擾強度隻有此刻的60,屏幕上的字符像被狂風撕扯的布條,斷斷續續顯示“敵坦克數19輛”。老張突然想起抗乾擾培訓時的話:“乾擾越強,越要往它的頻率上撞。”他奪過操作權,直接將頻率鎖定在150兆赫頻段的邊緣,“他們的乾擾機調諧需要時間,這是窗口期!”

4時09分,設備突然出現3秒的通信中斷。小李低頭發現,是低溫導致電源接口接觸不良,他摘下手套,用凍得通紅的手指按住接口,金屬的冰涼刺得指尖發麻。“堅持住,還有10分鐘。”老張用刺刀撬開備用電池盒,電池凍得像塊石頭,他放在懷裡焐了37秒才裝上。這個在演練中從未出現的故障,讓兩人意識到實戰比任何模擬都殘酷。

蘇軍的乾擾戰術在4時12分升級。從單一頻率壓製變為掃頻乾擾,150兆赫到450兆赫的頻段內,每隔17秒就出現一次強乾擾脈衝。小李的額頭抵在設備麵板上,根據脈衝間隔判斷乾擾周期,在每次乾擾間隙的0.37秒內發送情報片段。這種“見縫插針”的戰術,是第37次演練時總結的保命招,此刻成了唯一的選擇。

4時17分,最關鍵的“敵方進攻路線”情報發送受阻。小李急得用拳頭砸了下設備,突然想起蒙語兒歌的節奏——每句5個音節剛好對應一組密鑰。他隨著心跳的節奏輕唱:“ɑrɑbɑyirgɑrɑ193)”,手指同步按下按鍵,這種將節奏轉化為操作韻律的方法,讓加密序列在乾擾中奇跡般保持了連貫。

了望塔外的風雪在4時20分變小,蘇軍偵察兵的身影在鐵絲網外閃過。老張抄起衝鋒槍,用餘光觀察小李的操作,發現他的嘴唇在無聲地動——在默唱《小黃馬》的歌詞。乾擾最激烈時,小李甚至跟著節奏輕微搖晃身體,這種在培訓時被批評的“不規範動作”,此刻卻讓操作精度提高了19。

4時25分,設備突然自動切換到衛星通信模式。兩人愣了一秒才反應過來,是“67式”的智能抗乾擾功能啟動了——當地麵頻段乾擾過強,會自動切換至備用衛星信道。屏幕上的波形瞬間變得清晰,像暴雨後的天空突然放晴。這個在手冊裡被標注為“特殊情況啟用”的功能,此刻成了救命稻草。

4時31分,衛星信道也出現乾擾。小李根據演練經驗,判斷是蘇軍的反衛星乾擾車在工作,他立即啟動“偽隨機跳頻”,讓信號像草原上的黃羊一樣不規則移動。老張在一旁數著跳頻次數,每跳19次就換一組密鑰,這種組合戰術讓乾擾效率下降了73,但也讓情報發送速度變慢,剩餘的情報量還需要8分鐘才能傳完。

4時37分,最後一組情報發送前,設備的發射功率突然下降。檢查發現是天線被積雪覆蓋,增益降低,小李爬出了望塔,在17c的寒風中清理天線,手套被金屬凍傷粘住了一小塊皮。當他爬回塔內,手指已經凍得握不住筆,隻能用指甲在密碼本上劃出痕跡。

4時41分,蘇軍的乾擾突然消失了37秒。小李抓住這個異常安靜的間隙,將剩餘情報一次性發送出去,屏幕上的“發送成功”提示像顆定心丸。但老張知道,這可能是敵方的陷阱——短暫停擺後往往是更強的乾擾,他命令小李立即切換到“62式”設備發送確認信號,雙保險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4時56分,指揮部的確認信號準時出現在兩台設備上。小李癱坐在地上,才發現褲子凍在了金屬地板上,扯下來時帶起一層皮。19分鐘的實戰通信,他們發送了7組情報,抗住了17次強乾擾,創造了“67式”的第一個實戰紀錄。了望塔外,天邊泛起魚肚白,而遠方的草原上,一場因情報及時傳遞而避免的伏擊,正在悄然化解。

三、操作台前的心理戰場:從緊張到鎮定的蛻變

4時07分,首次遭遇強乾擾時,小李的操作出現了1.7秒的延遲。他後來回憶,當時滿腦子都是演練時的失敗場景——第23次演練就是在150兆赫乾擾下失敗的,教官的吼聲“你們這是在送命”此刻在耳邊回響。老張突然拍了下他的後腦勺:“想那些沒用,現在你手裡的是真家夥!”這句話讓他瞬間回到現實,手指的動作重新變得穩定。

4時15分,當“敵裝甲部隊距我37公裡”的情報發送失敗時,小李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看到自己的手抖得厲害,連密碼本上的蒙語單詞都認錯了,把“bɑyir草原,9)”看成了“sɑrɑ月亮,5)”。老張遞過來一塊壓縮餅乾:“嚼著,彆讓牙齒打架。”餅乾的碎屑卡在牙縫裡,那種粗糙感反而讓他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軍的俄語喊話在4時22分傳到了望塔。“放棄抵抗,我們知道你們在發報”的威脅,讓小李的後背滲出冷汗。他突然想起培訓時的心理課,教官說:“敵人越喊話,越說明他們著急了。”這個念頭像團火,驅散了恐懼,他甚至對著窗外喊了句蒙語的“滾”,喊完才發現自己的聲音不抖了。


最新小说: 殘疾王爺帶崽退婚?我偏要嫁! 南風北枳 醉釣!小公主一撒嬌,九爺瘋狂心動 魔獸之光明聖女 我名黃天,蒼天已死什麼鬼? 我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宗門噩夢:我的修為靠丟人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