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了近期戰略之後,陸誠率先開口道:咱們的武裝體係,我打算采用部隊、武警和警察三級的建設模式,你們覺得怎麼樣?”
付金年聞言,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脫口問道:“首長,您這是不打算組建民兵了嗎?”
他知道陸誠的過往經曆,作為和平鎮之前的武裝部長,在關鍵決策裡卻未提及民兵,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陸誠嘴角上揚,笑著解釋道:“民兵嘛,當然要組建,但不是現在。當下幸存者本就數量有限,從他們當中招收了武警和警察後,剩下的人力都各有用處。
現階段實在沒必要分散精力去組織民兵。再者說,我之前一直從事專武工作,太清楚裡麵的門道了,要建民兵就得建一支真正頂用的,以前那種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弄了還不如不弄,純粹是浪費資源。”
付金年與何誌剛聽著陸誠的剖析,不禁頻頻點頭。
的確,就現階段而言,有警察維持日常治安,武警巡邏和守衛要地,確實也夠應對局麵了。
至於民兵,完全可以等到未來安全區規模逐步擴大,各方麵條件都成熟之後,再去量身打造。
“不過,幸存者的軍訓事宜得提上日程了。”陸誠微微皺眉,神色嚴肅起來,“一來呢,是為了培養他們的紀律性。二來嘛,也是讓他們熟悉基本的武器操作,彆到了需要全民皆兵的時候,給把槍都不知道怎麼用。”
何誌剛連忙應道:“首長,相關的計劃已經有了,就等安全區的初步建設完成後,就分批組織開展。前期我們也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包括挑選合適的教官、規劃訓練場地,確保能讓幸存者們得到有效的軍事訓練。”
“行,有計劃就行。老何,你先說說對武裝力量組建的想法吧!”陸誠滿意地點點頭,將目光投向何誌剛。
何誌剛清了清嗓子,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有條不紊的說道:“首長,我們參謀小組之前和李海林所長一起做過深入調研,您也知道,榆中縣本就是駐軍大縣和征兵大縣,幸存下來的人群裡有不少退役軍人和武警。
咱們就以這些退役人員為主力,他們有經驗、有技能,能迅速撐起武裝力量的骨架,再適當招收一批適齡青年補充新鮮血液就行了。”
“原則上就這麼實施,”陸誠接過話茬,“到時候退役五年內的,讓他們加入武警部隊;退役五年以上,十年以內的,全部加入警察隊伍。至於十年以上的,年紀偏大,身體條件和反應速度可能跟不上高強度的任務需求了,就算了吧!”
部隊方麵,陸誠有著自己的考量,主力依然是係統戰士,幸存者中的退役人員基本會加入武警和警察。
對於那些極為優秀的個彆幸存者,隻要他們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也會破格特招進入部隊。
“武警方麵,目前咱們的人力有限,暫時隻能組建一個中隊。”何誌剛繼續補充道,“警察的話,初步可以組建一個六十多人的治安大隊。”
“嗯,也算是可以了,萬事開頭難,有了基礎框架,以後繼續發展壯大就行了。”陸誠微微點頭,繼而看向兩人,“負責人方麵,武警我打算讓馬軍出任中隊長,警察那邊由王濤來負責,你們看呢?”
付金年與何誌剛對視一眼,然後點頭表示同意。
馬軍和王濤算是比較早就加入的,原東大武裝人員了,在這段時間裡,他們表現得極為優秀,更是唯陸誠馬首是瞻。
讓他們領導武警和警察,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老何,你繼續說說部隊的建設。”陸誠將話題引向核心的部隊組建規劃。
何誌剛坐直身子,神情專注:“首長,經過晨曦行動的實戰檢驗,充分證明了咱們建設一支以輕中為主,重型為輔的合成部隊的思路是完全正確的。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短時間內咱們也沒有野外大規模作戰的需求,沿用之前的建設方略就行得通。”
“不過,有一點必須要著重提出來,那就是得增加陸航力量,作為營級部隊的有力補充。
這次第三階段的作戰中,有直升機在高空警戒和提供火力支援,那效果太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