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榴彈炮的圖標上移開,將關注點重新聚焦在了東大的裝備選單上。
隨著他繼續向下瀏覽,一個更具現代感的圖標出現了,正是pc181式155車載榴彈炮。
這款新銳卡車炮,末世前陸誠就特彆關注過。
它不僅口徑大,還有著車身輕、機動性強、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的優勢。
曾經他在官號上刷到過一條視頻,某炮兵部隊模擬戰場減員的極端條件下,僅由一名戰士獨立操作該炮。
視頻中那名戰士從駕駛位上下車後,快速激活液壓係統,放下了沉重的駐鋤。
隨後,他高效的完成了目標信息接收,裝填以及擊發的整個流程,看的陸誠目瞪口呆。
這款基於6x6高機動越野卡車底盤的火炮,完美兼容了“大威力”與“輕快靈”。
它沒有傳統履帶式火炮,笨重和維護昂貴的通病,卻能提供與之匹敵的凶猛火力。
其全數字化火控網絡,能瞬間接收並處理來自衛星、無人機、前沿觀察哨的實時信息,自動解算射擊方案,將“發現即摧毀”的理念推向了極致。自行榴彈炮、pz05型155自行榴彈炮,共同構成遠程火力支援的中堅力量。
陸誠的目光繼續向下移動,選單進入了防空裝備的區域。
排在首位的是隸屬於防空旅中程防空導彈營的裝備,紅旗16b型防空導彈係統。
有了這款最大飛行速度4馬赫,有效射程70公裡的導彈,陸誠麾下部隊的防空能力總算是像點樣子了。
與之相配套的,還有搜索雷達、火控雷達、目標指示雷達、通信中繼車、電源車、維修保障車等一整套體係裝備。
雖然比不上空軍那些裝備著先進遠程防空係統的防空旅,但對於一支以地麵作戰為主的集團軍來說,這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接下來,數量最大的要數配備給工化旅和勤務支援旅的各式裝備了。
陸誠快速掃過,有輕便的衝鋒舟、重型輪式衝擊橋、機械化橋,有各式防化洗消車輛、通信保障車輛,還有輪式搶救車、履帶式坦克修理車、移動式野戰維修方艙,以及淨水車、發電車、野戰醫院方艙車等等······
這些舟橋、防化、通信、維修、電子對抗、後勤保障類的裝備,種類之多,功能之細,看得他眼花繚亂,甚至有些頭皮發麻。
“這簡直就是個無底洞!”陸誠苦笑著揉了揉眉心。
現在他才深刻的體會到,支撐一支現代化軍隊的基石,是背後龐大到令人咋舌的後勤與支援體係。
單是集團軍屬運輸部隊所需的各型卡車、拖車,數量就動輒上千。
也就是係統有著近乎“無中生有”的神奇能力,他都不敢想象國家在建設軍隊的時候,到底耗費了多少資源。
他開始快速滑動列表,浩如煙海後勤支援裝備,根本就看不過來,等參謀團隊根據當前的作戰需求,擬定了集團軍編製方案後,按需投送就是了。
當菜單繼續下拉,進入一個全新的子項時,陸誠的呼吸不由的一滯。
因為無人化作戰裝備,終於出現了!
首先是是幾款形態各異的機器狗,流線型的金屬軀體,關節靈活,搭載著先進的多光譜光電偵察設備。
它們可代替戰士們進入未知的建築物、狹窄的坑道、廢墟和爆炸有毒的危險區域進行偵察。
機器狗的背部或側方有多個掛載點,可以適配緊湊型突擊步槍、自動榴彈發射器,甚至還有火焰噴射器。
裝備上武器係統之後,它們就能瞬間化身為戰場上的突擊尖兵,是巷戰和室內近距離戰鬥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