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李錫望進祝恩的眼睛,語氣堅定,“我終於為我寫下的文字找到了合適的聲音。”
祝恩皺起眉頭,帶著疑惑問:“您是什麼意思?”
“紙上寫的是我長久以來想對父親說的話。”李錫略顯激動地解釋,“起初我想在這首歌中加入另一段歌詞——如果勉強能算第二段過渡段的話。但正如我說的,我一直找不到能唱出那份情感的聲音。直到你來了,我相信世界已經準備好聆聽這段特彆的歌詞了。”
祝恩沉默地再次閱讀紙上的內容。
他早已知道李錫是位偉大的作詞人,但這幾句歌詞的文字力量,遠比他預想得更深。
“你願意為我演唱這段嗎?”李錫的聲音中滿是期待。
祝恩抬起頭,對上那雙熱切的眼睛,嘴角揚起一抹微笑:“我很榮幸。”
李錫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背:“好,那我們來安排一下……”
——————
當這位資深歌手與年輕偶像結束排練時,夜已深。
他們眼中都泛著未落的淚光,卻都因驕傲而不願流出。
情緒翻湧之下,兩人誰都沒有真正哭出來。
“我早就知道你是這首歌的最佳聲音。”李錫由衷地說,對這個起初看起來有些冷淡的偶像,已然產生了好感。
在與祝恩真正交流前,他並未意識到這孩子的魅力,但越是接觸,越覺得他就像自己家的兒子一樣可愛。
“謝謝。”祝恩說。
被人認可的感覺總是很好。
即使是在《未來之星》期間,他最在意的也不是顏值帶來的關注,而是彆人對他嗓音的誇獎。
帥氣固然能提升自信,但隻有對歌聲的讚美,才真正觸動他內心。
“不過,”李錫話鋒一轉,祝恩的笑容頓時淡了,“儘管你聲樂技巧不錯,我認為你還有提升的空間。”
“哪些方麵呢?”祝恩認真地問。
“我不是專業聲樂老師,說不上具體術語,但我覺得你唱歌時還沒有完全放鬆。你的音色圓潤,但技巧……略顯平淡?”
“平淡?”祝恩挑了挑眉。
他沒預料到這種評價,心頭隱隱有些刺痛。
在《未來之星》和出道舞台時,他收獲了許多讚譽,對自己的嗓音一向自信。
如今卻被稱作“平淡”,不由得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
“那您為什麼不找彆人來唱呢?”他站起身,帶著幾分悶氣,像個被批評的小孩。
李錫笑著把他按回椅子上:“我並不是在貶低你。就像我說的,你的聲音非常適合這首歌。你可能不是技巧最頂尖的,但你投入的情感能讓人忽略那些細節。要不是我耳朵太敏感,也不會察覺。”
他接著說:“你是個優秀的歌手,在這組人裡,你的情感最真摯最飽滿。但真正偉大的歌手,能在不犧牲任何技巧的前提下傳達出情緒。你懂我的意思嗎?”
祝恩低歎一聲,點點頭。
儘管有些受挫,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錫說得對。
雖然靠自己的努力,他已經將技巧提升不少,但更多時候,是係統賦予他的能力。
正因如此,有些技巧雖已“內置”,他卻不知如何真正運用。
“那您建議我該怎麼做?”他問。
李錫示意他稍等,從錢包裡取出一張奇怪的紙片。
“給你,”李錫遞過來,“這是我當年低潮期時的聲樂老師的名片。”
祝恩接過紙片,眉頭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