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外,一幅幅充滿曆史感的畫麵不斷出現在李世銘眼中。
來往穿梭的自行車,車把上還掛著公文包或者菜籃子,三五成群的小學生,唱著歌走在放學的路上,路邊檔口的小販,熟練地翻動著鍋裡的生煎包。。。
這些都是李世銘在前世的老電影裡才能看到的場景,欣欣向榮的景象,滿滿的都是年代感。
看著看著,他想起了上一世,他出生在2019年,那時候的龍國經過40年的開放發展,已經實際上擁有了超級大國的實力。
他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是最有底氣的龍國人。在他們的眼裡的祖國強大,他們眼裡沒有列強,甚至沒有燈塔鷹國,崇洋媚外在這一代的字典裡甚至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成語。
他們是真正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一代。
在他即將成年的時候,恰逢大戰爆發。
龍國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7年混戰,世界暫時歸於平靜,卻還是遺憾地留下了隱患。
鷹國雖然失敗,卻沒有被瓦解,藍星的這顆毒瘤,最終將世界,將人類拉進了毀滅的深淵。
這一世,他回來了,回到這片熱土上。
這一世,他一定竭儘全力,守護好這片熱土。
不知不覺中,他的雙眼已經滿含熱淚。。。
“嘎吱!”一聲,車隊在山寶賓館門前停下,把李世銘的思緒拉了回來,他迅速擦掉了眼中的淚水,偷瞄母親一眼,還好沒被發現。
這是校方安排的下榻賓館,一座在這個時代看起來都算很氣派的賓館。
按李世銘的想法,他現在就想脫離葉氏的隊伍,出去到處去看看。可惜他也隻能想想。
第二天就是正式的院慶活動。
其實活動的規模不是很大,一來是因為學院的條件算不得太好,二來是學院正式建院的時間也算不得太長。舉辦這次活動是為了感謝對學院建設做出過貢獻的個人和團體,也是為了給今年的新生一個特彆一些的歡迎會。
令李世銘最激動地是他在會場見到了被譽為龍國現代船舶製造行業的奠基人許老,這位在他求學時教科書上的人物。
隻是在這種比較嚴肅的場合,他不能跟母親一起坐在貴賓席跟許老當麵交流,隻能和葉氏的工作人員一起坐在普通賓客席遠遠瞻仰許老的風采。
其實上一世他涉足船舶製造行業屬於半路出家,他的主專業是核物理,研究的是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為了讓可控核聚變可以上艦,才開始涉足艦船設計。
“潛龍號”澎湃的動力來源就是李世銘帶領團隊設計建造的核聚變反應堆,那可是龍國獨步天下的鎮國神器。
看著前排的開拓者們和身後朝氣蓬勃的大學新生,李世銘覺得這趟“朝聖之旅”,不虛此行。
整個龍國都在奮發向上,所有人都充滿著建設祖國的熱情。
他們在後世取得的成就,全部是眼前這些先輩打下的基礎。
有人或許會問,你李世銘不是有潛龍號嗎?為什麼不直接把潛龍號貢獻給國家?
其實不是他不想,而是這樣做根本行不通。
國家發展和科學研究,都要講究循序漸進。
潛龍號是來自2050年代的產物,在現在這個時代,哪怕就是以熊鷹兩國那種超級大國以舉國之力,也根本無法吃透,更加無法複刻。
一艘龐大的先進戰艦,就是一個超級龐大的係統工程,下麵細分出艦體、燃料、動力、電力、控製、探測、通信、武備等等若乾個分係統,每個分係統下還有若乾個支係統、支係統下還有若乾個子係統。
這些係統涉及到幾十上百個學科,涉及成千上萬種技術。以現在龍國的底子,恐怕連一顆最普通的螺絲,最細小的一根電纜,都無法生產出來。
所以,至少三十年內,獻出潛龍號,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