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鋼線灣數碼城的主建築龍騰大廈正式開工後,港島的樓市進一步回暖。
地價較之年初又有了小幅增長。
囤地集團的地在辦理交割手續的這段時間裡,居然又發生了增值。
不過這些利潤已經歸於各家所有,誰也不會去計較這三瓜倆棗。
港島再一次成為了一個熱鬨繁榮的大工地。
西線隧道的地質勘察工作也已經完成,總承包商在當局的要求下選擇了一家來自尼德蘭的建築服務公司。
他們包攬了隧道從勘測、設計、施工、後期維護等一係列工作。
合同總造價高達52億港紙。
龍騰科技還占了個便宜,先期支付的一億刀樂意向金,當時是兌換成港紙支付的。
這件事發生在財政司宣布聯係彙率之前。
相當於龍騰科技已經為項目投入了10.5億港紙。
這條隧道建成,龍騰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當局也不願意投入太多資金,隻肯出資25。
龍騰因為償還14億刀樂借款的同時,還需要支撐數碼城的建設,資金流並不充裕。
另外還有50的項目資金缺口。
當局成立了港島西區隧道公司,要求大股東龍騰科技募集資金。
龍騰科技在港島有沒有敵人?明麵上沒有,但暗地裡嫉妒眼紅的肯定少不了。
誰也不願意重金投入這種回報周期超長的項目,來成就數碼城,讓龍騰科技一家得利。
所以港島西區隧道公司對外募資的計劃遇冷,有興趣者寥寥無幾。
數碼城項目和囤地集團其他三家也沒什麼直接關係,葉嵐不好開口,隻有安家主動注資了5.2億,認購了10的股權。
這還是看在安微微的麵子上。
陳家和賀家見狀,也各自跟投了10。
這已經很夠意思了。
最後隻能是葉氏航運兜底,15.5億港紙拿下了剩餘的股權。
其實李世銘是可以想想辦法,獨自扛下所有費用的。
但他知道這條隧道在後世因為造價太高的原因,造成通行費高企,進而導致通車量不足。
港島市民都在吐槽:“紅隧遠,東隧堵,西隧貴。”
這東西挺壓資金的,卻還不能沒有。
現在用來考驗一下囤地集團內部,還是不錯的。
而且這些資金並不需要一次性支付,隻需要按照工程進度,按時繳納即可,對幾家的影響也算不得特彆大。
。。。。。。
小白龍接收了李世銘送去的硬件後,很快就展開了工作。
不到半個月,就給李世銘送來了硬盤。
這次不光進行了模擬運行測試,還進行了樣機的實機測試。
已知的bug已經全部被修改。
李世銘插上硬盤,先是自己在工作室裡試了一天,然後又把樣機搬去了龍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