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銘這次在葉氏船舶看得十分仔細,無論是帶著的保鏢,還是船廠接待的工作人員都不理解,為何這位太子爺,對於造船廠這種地方會如此感興趣。
這一圈看下來,李世銘心中還是頗有感觸的。
作為船舶專家,李世銘熟悉造船業的發展史,更熟悉船舶製造過程的沒一個細節。
相比起後世他參與建造的各類軍艦和船舶,目前葉氏船舶的造船設備、造船工藝都相當的初級。
ag400噸門式起重機,
用於加工螺旋槳的數控機床來自腳盆雞芝東,
激光切割機同樣是高價買的腳盆雞淘汰貨。
這些東西在國內算頂尖,但在整個世界造船業業內,隻能勉強算二流中得吊車尾水平。
在李世銘眼裡,更是隻能稱之為原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葉氏航運使用的設計軟件,目前絕對屬於業界翹楚。
這款cad是李世銘和小白龍在商用版cad的基礎上,升級了許多功能,包括簡單的3d建模和基礎的力學模型驗證計算功能。
3d建模可以讓船舶圖紙顯示得更為直觀,力學模型驗證計算功能可以減少大量的計算工作,讓設計師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做更多船型設計的嘗試。
李世銘沒有藏私,這款軟件同樣向國內的其他國有大型造船廠開放,隻收取象征性的費用。
不是李世銘送不起,而是免費的東西,時間長了就會習以為常,被人忽視。
軟件升級需要收集用戶數據,隻有大家共同參與,這款船舶設計軟件才能按照需求一步步升級。
在李世銘上輩子剛剛進入船舶設計製造這一行的時候,龍國造船業已經發展到獨霸江湖的地位。
不然怎麼會有軍艦“下餃子”的戲謔說法?
但獨霸江湖的地位,是龍國船舶人幾十年努力的厚積薄發,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認真看完葉氏船舶的各個細節,李世銘總結出幾個限製造船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第一是材料,船舶使用的各類特種鋼材,國內能自產的目前還隻有一小部分,多數需要從腳盆雞、漢斯等國進口。
價格昂貴不說,還有諸多限製,永遠買不到最好的。
第二是各類建造設備。
葉氏船舶隻建設五萬噸的船塢,其實主要就是受大型設備的限製。
第三是船舶的功能性零部件或是設備,更是依賴進口的重災區。
動力、電力、航電。
如果用進口的,造價高還被卡脖子。
如果用國產,實話實說,船的性能就會降低。
這三個方麵,是造成葉氏船舶拿不到國際訂單的主要原因。
葉氏船舶的產品,要麼是造價昂貴,拿來給葉氏航運自用,要麼是使用大量國產零配件材料,賣給主營內河航運的國內航運企業。
雖有盈利,但盈利能力比起腳盆雞和南棒的造船廠,差距甚遠。
這個現狀,李世銘可以不在乎。
但葉氏航運畢竟是上市公司,如果不是在葉嵐的掌舵下集團其他業務節節升高,葉氏船舶這個集團吊車尾的業務,被砍掉都有可能。
這次大首長突然要來巡視滬市的造船業,讓李世銘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或許可以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