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本將一個不殺你的理由。”
燭火在李績的精鋼劍刃上跳躍,青筋虯結的右手將劍柄攥得咯咯作響。
這位年近不惑的大唐名將左手捏著眉心,鎏金護額在油燈下泛著冷光。
三十年沙場縱橫,他本該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統帥。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頂級的軍事素養,多年沙場一線的出生入死,以及極強的政治敏銳性。
讓他自以為,一切皆是有跡可循,儘在掌控之中。
按理說,這世上沒有什麼能讓他心慌。
當年宣武門事變前,領兵在外的他,看到了李世民的信件時,也沒有絲毫慌亂,堅定的支持了李世民。
做好了接應,想好了結果,將一家老小的性命擺上了賭桌,也不曾皺眉。
但長孫衝這一聲徐世績,屬實把他魂給喊出來了。
……
時間退回幾個時辰前,將長孫衝交給醫者後,李績又在堤壩上站了兩個時辰。
汴水濤聲漸歇,李績佇立堤壩的身影被殘陽拉得老長。
看著水位一點點的下降,李績心中繃著的那根弦逐漸鬆了下來,摘下沾滿泥漿的兜鍪。
走下堤壩,軍服不脫,趴在桌上淺淺睡去。
夢中他好像看見了年輕時的自己。
二十二歲,帶領瓦崗軍,誘敵深入、伏兵襲擊,殲滅兩萬餘人的隋朝將士以及隋朝柱石大臣張須陀。
縱馬掠過中原焦土,張須陀的玄甲鐵騎在自己手中化為齏粉
二十三歲,右武侯大將軍,幾次大敗王世充,王世充的帥旗在他槊尖折斷。
二十七歲,賜姓李,封曹國公,天子賜姓時玉階濺滿前朝舊血。
但他卻心甘情願的跟在,那個比自己還要小上四五歲的將軍身後,平定四方。
因為那小將的光芒實在太過耀眼。
麵對著北方東突厥,洛陽王世充,河北竇建德三方勢力。
那小將大手一揮,便將責任與未來扛在肩上,帶著他們朝著前線趕去。
回首望去,身後是僅僅三千五百人的軍隊,而他們的任務是阻擊對方號稱三十萬軍隊的腳步。
腦中畫麵又一轉。
那小將桌子一拍,帶著五百人,說要去探探對麵虛實。
到了對方城池跟前,將軍腦中又靈活一閃,帶著四個人便去叫陣了。
隻有天知道,當他拽著跟將軍一起去叫陣,卻提前回來的將士的衣領。
從他口中聽到將軍帶著一個黑胖子親自斷後之時,腦海中翻騰的臟話有多少。
場景模糊又清晰。
自己已經和程咬金、秦叔寶等人帶兵躲在樹叢裡埋伏。
擦了擦掌心汗水後,緊握刀槍,目光緊緊的盯著遠方。
一名意氣風發年輕小將,帶著一個大黑胖子,兩人兩騎。
一邊跑一邊喊著什麼“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小將神色輕鬆,時不時的朝著身後追擊的數千敵軍放支冷箭。
一箭便有一個敵軍翻身墜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