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激勵大唐群臣,達成成就‘群體buff’,獎勵龍井植株。
“陛下”,長孫衝拱拱手,麵色沉重,“還有一件大事。”
眾人很少見過長孫衝如此慎重的表情,隨即也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他往下講。
“我最近想看一看鄉下的農戶的鴨鵝,長的怎麼樣了,發現鴨鵝都在刨土吃。”長孫衝看向李世民。
“刨土吃?”李世民蹙了蹙眉,“繼續說。”
“我把泥土翻開一看,裡麵好多棕黑色,橢圓球的物體。”長孫衝的聲音也隨之沉重,“我有八成把握能確定是蝗蟲卵。”
蝗災在中國是一大嚴重災害,從春秋到民國年間的兩千多年間,一共發生過蝗災將近八百次次,平均下來每三年就有一次蝗災。
這還不算唐朝以前,因為曆史原因,而沒有記錄到的蝗災很多蝗災,所以又有人從宋朝成立後開始統計,不到一千年的時間裡,蝗災高達六百餘次。
而且蝗災的威力比起旱災和水災,有時候還猶有過之。
舊唐書曾如是記載:田稼既儘,至於野草樹葉細枝亦儘。
在地方縣史中還曾記載過蝗蟲大軍饑不擇食,殺害農家飼養的豬與蝗群吃人等事件。
不過蝗蟲並非捕食性動物,這類時間應當是誤記,但也足以說明,蝗災在人民心中的恐怖程度。
李世民霍然起身目光灼灼的看向長孫衝,眾人也是隨著李世民的視線看過去,這一刻他們是多麼希望長孫衝笑嘻嘻說一句,‘哈哈哈,上當了吧,我騙你們的’,然後大家把他摁住暴揍一頓,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但長孫衝挺起身子,筆直的看向李世民,正如剛才慷慨激昂的將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般。
看著長孫衝這樣子,眾人明白,一切已成定局。
身為禦史台的一把手,魏征臉色變換了一會,拱拱手說道:“請陛下下罪己詔。”
“請陛下下罪己詔。”一眾文臣的拜道。
能出現這一幕主要是因為一個人,便是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推行者,董仲舒。
他提出了一套“天人感應學說”,認為蝗災是皇帝、朝廷的惡政導致。
於是上天專門派出蝗蟲來到人間,對皇帝、朝廷實施懲罰。
受董仲舒的影響,後麵很多皇帝和官員便以祈禱,來代替滅蝗措施。
甚至到了唐玄宗年間,有一年山東鬨蝗災,宰相姚崇主張趕緊捕殺蝗蟲,還遭到一位叫盧懷慎的人強烈反對,此人說‘蝗是天災,豈可製以人事?’
李世民將手攥的緊緊的,自己玄武門事變的血腥味還沒散去,如今又來了蝗災,是真的上天真的覺得自己得位不正嗎?
可這大唐明明是自己打出來的,自己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哪裡弱於自己的那位哥哥?長子次子就那麼重要嗎。
這一刻,李世民的心的受到了深深的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