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又想被綁起來了?”李淵給了長孫衝一個腦瓜崩,後者吐了吐舌頭,去掛魚餌了。
“表哥,這真能釣到魚?”李恪好奇發問道,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哈欠。
李世民與李淵則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著茶。
幾個皇子則是蹲在冰窟旁學著長孫衝的樣子,不停的上上下下動著魚線。
“困了?”長孫衝淡淡問道,後者點點頭。
“那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長孫衝笑道。
聞言李世民與李淵放下了茶杯,妃嬪們也開始輕手輕腳的打起麻將。
“相傳啊,隋朝時有一人名為大回。”這個故事是他小時候從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中一書看到的,此時此地講述這個故事,剛巧合適。
“這人可謂是專攻垂釣,用一個竹竿子作魚竿,納鞋底的繩子作魚線,上麵再拴上一片鴿子羽毛作魚漂。”
“就憑這些東西,他想要哪種魚,就專上哪種魚,還能釣完公魚釣母魚,成對的釣。”
“像咱們釣魚是憑運氣人家可全憑能耐。”
“那釣鯽魚的紅蟲兒,好賽線頭,隻要鉤歪便是一攤紅水,直接廢了。人家卻能全放嘴裡,想用的時候,直接拿魚鉤,往嘴裡一掛,誒,您猜怎麼著,保管穿的漂漂亮亮的。”
李愔瞅了瞅碗裡的侍衛準備的魚餌,還沒說話,李承乾便是一巴掌拍了上去。
心裡不自覺的幻想起,李愔塞了滿滿的一嘴蟲子,頓時又是一股惡寒,又給李愔來了一腳。
“他們當地有個風俗,就是過年時為了行善積德,便放生鯉……雪魚。”長孫衝看著李淵揚起的巴掌及時改口。
“放魚時,要在背鰭上拴一根紅繩,如果第二年還能抓到,就再拴一根,以此類推,相傳那背上拴著三根紅繩的鯉魚,放到河裡,可以跳龍門,放生的人便可以獲得福祿壽財。”
“可這卻難若登天,栓一根的在魚市上還能看見,栓兩根的,隻能找船上撒網的人家定,那拴上三根的,隻能找大回。”
“大回有一雙神眼,能看清水下的魚,於是他便在那些魚經常遊過的地方拋個麵團,麵團比栗子大點,小魚吃不下,大魚就能一口一個。”
“十天半個月後,再在魚鉤上團個麵團扔下去,一勾一個準,不過這隻能釣到兩根紅繩的,三根紅繩的鯉魚,就是吃屎,也不敢吃麵團了,那你們猜怎麼辦呢?”
“誒”,長孫衝雙手一拍,“就用小孩子的巴巴作魚食。”
李愔又有些蠢蠢欲動起來,幾個皇子一擁而上,教育了一番。
他們釣魚可不是為了什麼放生,可是為了自己吃的,。
眾人幻想了一下,吃了李愔用如此方法釣上的魚,又是隱隱作嘔,下手愈發重了些。
“最後呢?”李淵好奇道。
“他為了永遠有魚釣,小魚不釣,等它長大,母魚不釣,等他產子,周圍的人都稱他為魚絕後。”
“有一年夏天,他釣了一天的魚後,吃飽肚子喝足酒,迷糊糊的往家走,直接趴在地上睡著了,被一架馬車壓死了,衙門的人一查,竟發現,那馬車上拉了一車的魚。”
“嘶~”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真是魚絕後啊。”李承乾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