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應該是曲阜的城牆在後世的時間裡,經曆過戰亂,被重修過。
入城之後,因天色已晚,眾人未直接走進孔廟,而是先行前往孔穎達的家中住下,打算明日再去孔廟拜訪。
孔穎達的馬車剛在門口停下,便有小廝上前詢問。
小廝看見撩開車簾的孔穎達時,急忙行了個禮,招呼其他人前來接待,自己則是連忙前去告知大管家。
不一會的功夫,孔安便領著夫人陳氏走了出來。
“穎達?你怎麼回來了?就你一個人?誌約來了嗎?”陳氏對著孔穎達發出了連環四問。
陳氏口中的誌約便是孔穎達的長子孔誌約。
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兼官吏,嘗任禮部郎中兼太子洗馬、弘文館大學士之職,曾奉敕與醫者們共同修纂《新修本草》,並為此書寫序,而且著有《本草音義》二十卷。
如今十四五的年紀,也和長孫衝一樣在國子監念書。
長孫衝和他關係一般,倒不是鬨過什麼矛盾。
主要是這仁兄是真的喜歡學習,彆人是被強製的,這大兄弟則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有事沒事就是捧著一本書讀,閒暇時間也是自己一個人靜靜的讀書。
自然和他們這一幫天天隻想著下課,好出去的玩的人們,玩不到一起。
“這不好久沒看二老了嗎,於是我就回來了,誌約課業繁多,因此我便未帶他來,後麵的馬車裡是我的兩個學生,聽說我來,便吵著要跟來看看,我也沒什麼要緊的事,便帶了這兩人回來。”
長孫衝和李承乾站立在一旁,聽此言後朝著孔安與陳氏行了個禮。
“這位是李三虎,是河間郡王的侄子。”孔穎達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
李承乾恭恭敬敬的朝著二人拜了一拜,孔安兩手虛扶。
孔穎達又將長孫衝推到了孔安麵前道,“這小子就是長孫衝,您老不是一直想見他嗎,這次我給你帶來了。”
長孫衝和李承乾不同,兩人雖都是孔穎達看著長大的,幼時也是他開的蒙,開蒙即是教兒童識字學習。
但一是李承乾這五六年來都是在專門的太傅指導下,在崇文館學習,隻是偶爾來弘文館聽聽課。
二是李承乾身為太子,除了李淵、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三人,最多再加一個太傅李綱,其他哪個人也沒有資格讓他行太大的禮。
而長孫衝則不同,孔穎達還在秦王府擔任學士時,那是便已經是他的老師,給他開蒙認字,到現在識經斷意,一晃已有了八九年之久,孔穎達是打心底的把他看做自己的孩子。
自然在長孫衝心中,孔穎達也有著其他夫子無可比擬的地位。
於是長孫衝撩起袍子,朝著二人行了個大禮,拜道:“見過太師傅,見過太師母。”
“好孩子,快起來。”孔安連忙扶起長孫衝。
孔家這二老,也算是變相的看著長孫衝長大的人。
孔穎達當長孫衝開蒙老師後不久,便在往曲阜寄的家書中提過,自己收了一個學生,天賦異稟,除了皮了一點,沒有什麼毛病。
到後來發明炒菜,再到長了大點後的寫話本,到前幾年的詩會,滅佛,水泥路,長孫衝乾的事孔家這二老基本上都知道。
喜歡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