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火上烘烤著肉,酒壺中冒著熱氣,孫明給好友劉謙盛了一塊燒好的獸脊肉。
劉謙連忙拒絕,連聲道:“君子應遠離庖廚,怎麼能夠吃你親手烤的肉呢?”
“無妨……”孫明笑道,“當年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是因齊宣王不忍見到牛祭祀前恐懼戰栗……但他最終還是用羊換下了牛。這有什麼區彆?依齊宣王言,豈不所有人都該遠離庖廚和肉類麼……”
“可人們能離得開肉食嗎?顯然不能!所以,所謂的君子遠庖廚也就罷了,我那位夜斬萬敵的風雲公子可是常吃牛肉,從無半分憐憫之情!”
孫明和劉謙重逢敘舊,但話題漸漸轉到風雲公子身上,似乎他迫不及待要講述其豐功偉績。
就在此時,一名吏卒急匆匆地走向“主座”邊上的馬超耳語幾句。
聽罷,馬超眼神一震,示意吏卒退下後起身走到孫明身邊,輕輕坐在兩人之間低聲說道:
“元遜與故交歡聚本不該打擾,但現在……發生了一件大事……”
馬超表情變得嚴肅認真。
劉謙作勢要回避,卻被孫明一把抓住手:“你是自己人,也是我打算推薦給風雲公子的人,馬將軍請儘管直言……”
得到這樣的保證,馬超也不再遲疑,嚴肅道:“有關公告招募療治武關中毒的事有人接單了……”
此言既出,劉謙和孫明反應各不相同。
劉謙更是驚恐不已。孫明立刻察覺,追問:“劉兄何以如此反應?”
“我猜……我知道是誰揭的告示……”劉謙放下酒杯,語氣變得極為莊重:“是這位卓女士……她是華佗的學生,在江東和淮南頗有名望。”
隨即,陳平帶著卓嵐與趙雲入堂。
見到一位女子與一名年輕男子步入,孫明不認識那女子,卻認出旁邊的男人……頓時驚訝叫了出來。
與此同時,趙雲也看到了孫明,他們互相打量,彼此認出了對方。
出於意外,兩人都沒想見曾在東吳失蹤的趙雲竟然在這裡!
另一方麵,身為東吳“名將”的孫明竟已在江夏獨自成事。
過了一陣子,還是孫明率先發問:“君毅,是你去治關羽毒創麼?”
“我不敢當。”趙雲的目光移到旁邊女子,“她才是關鍵人物,華佗的學生卓嵐。”
趙雲解釋完畢,孫明看向卓嵐,心中暗暗讚歎。
接著,劉謙補充說:“孫兄,這就是家妹,名叫卓嵐……”
一聽此言,孫明心頭一顫:這摯友“如約而至”,帶來的竟然是兩個“國寶”。
…
荊州,江陵城。董勇身穿錦衣登門拜訪周正。
關羽中毒箭的消息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他認為自己是劉備的第四個兄弟,迫切渴望建功立業,使自己從名義上的“弟弟”變成真正的第四弟。於是關注的並非關羽病情,而是怎樣建立自己的名聲,引起劉備、諸葛亮重視的機會還有多長?
在周正的
他拍了拍子良的肩膀,“子良啊,你誤會了,我是說那‘防汙布’在北方的銷量非常火爆,連我都沒想到。曹操頒布‘優撫令’之後,許多有家室的軍戶都爭相購買這防汙布給家人,更彆提富人家的小娘子們了,她們動輒就是成千上萬地買……整個北方市場已經供不應求了,多少商家都在催我們供貨呢。”
“還有那白紙……誰也沒想到會這麼受歡迎,附庸風雅的文人們都開始用它替代竹簡了。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的生意比我們三人經營最旺時三年的總和還要好幾倍。”
“我們還可以委托商賈以低價收購這些‘防汙布’和‘紙張’的原材料,然後製成成品繼續銷往北方。這簡直就是白撿的錢財,穩賺不賠。”
高立仁正在描繪他的生意圖景——不準確地說,是他們三兄弟的事業。
縱貫這個事業的主題,可以用八個字概括:
——財路大開!財運亨通!
提起錢財二字,子良一掃先前的萎靡,立馬來神了,豎起耳朵聽得聚精會神……
如果不用操心築城的事,他還真想親自去見見這番生財的好光景。
高立仁繼續道,“按老三家的指示,我用賺來的錢換了很多糧食、鋼刀、箭矢和盔甲……說實話,現在公安城的庫存足夠武裝咱們的一萬六千部曲。每人都能配發全新兵器、鎧甲,在這樣的精良裝備下,戰鬥力可以翻番!”
“哈哈,就是因為老三的防汙布和白紙,咱們的部隊早就今非昔比了!”
怪不得子良如此自信,古代戰場上裝備的優劣太重要了。
陷陣營為什麼威名遠揚?因為其裝備堪稱一流!
虎豹騎為何無敵於當世?因其重騎兵配備精甲罕有所敵……
在這個時代,能為士兵配上這樣裝備的軍團幾乎絕跡了。毫不誇張地說,一支重騎兵衝入步兵方陣中,簡直像碾碎豆子一樣輕鬆。
這也是高立仁能挺直腰杆的關鍵原因。
正當二人對未來展望,要大乾一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