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王明顯然領悟了。“您是說,如果是袁紹,他會因我們弩陣而產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懼?”
李濤的話語也引發陳峰的聯想,“要是真這樣想的話,想必以後袁紹絕不敢把營地設在低處或是順風位置了!”
陳峰不禁感歎:“真難以相信這世上還有能令那傲慢的袁紹畏懼的東西或人物!”
讓袁紹畏懼的東西無疑就是這種毀滅性的“強弩陣”!
而那個讓袁紹畏懼的人,非關毅莫屬。
“看來這年輕人確實有兩下子啊……”李濤感慨地自言自語,眼神迷離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中。
半年前,這個小夥子帶著一份詳儘的秦弩設計圖紙找到了他…就因為這份圖紙,使他從悠閒度日,變成積極投身於這場波瀾壯闊的大戰之中。
當年…關毅問起一萬支秦弩的成本,自信地說:十萬斛糧食應該足夠了;然而李濤的回答是:“這隻是個零頭而已!”
誰曾想,
關毅以超乎想象的才能和資源運作能力,在沔水莊建立了巨大的軍事生產鏈,最終製造出四萬套強大的弩機係統…其驚人效果令人咋舌!
秦弩產自漢朝,
正如戰國時期的各國工製品各有特色:
——鄭國利刃名聞遐邇;宋國道尺巧奪天工;魯國鐵甲聞名遠近;吳越劍技舉世無雙。
這些都經過無數工匠精心打磨而成。然而,真正揚名於曆史長河中的,是秦國的強大弩箭,並非漢之利器。關鍵原因還是——資金與資源。
沒有錢,何談製造精良弓弩?若囊中羞澀,玩泥巴便是歸宿了!
此役使用了多達四萬強弩射擊龐德軍營,耗費巨大、每一枚箭都需要投入資本。
除此之外還需要原材料、規範化生產及人力支持。
在李濤眼裡,唯有關毅能做到這些,無論是財資籌措,物料獲取,還是人力動員。
這也印證了他的一個論點:
——打仗,實質上是打經濟基礎。
對啊…數以百萬計的強大箭矢,背後正是龐大資金的推動!這一刻,李濤心中感慨萬千,雖然他覺得被關毅“哄騙”,參與進了這股爭霸潮流,但他亦因此感到幸運。
看著他親手監理的秦弩,在戰場上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李濤忽然覺得生命中再次找到了意義。
他感歎道:“有時我不得不佩服這年輕人的魄力與才華。”
陳峰隨之點頭讚同,“雲旗公子最為我等敬佩之處在於他能用技術徹底改變戰爭局勢。為此在沔水莊、在工廠為他做事,每天都充滿了乾勁兒與動力。”
此時,望著殘破不堪的敵軍陣地,陳峰若有所思地道:“或許真正的匠心追求就該是這般毀天滅地的威懾之力。當工程師的力量達到極致,能夠威震四海,天下便能在這種平衡之下獲得安寧!”
此刻的陳峰仿佛頓悟了亂世終結的秘密和規律!
聽著二人對話,王明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這一戰隻是前
軍中紛爭與父親的威懾
仔細想來,張烈的年紀比關羽還長,數十年練武的經曆使得他在拳腳功夫上頗為深厚。雖因缺乏實戰經驗而在戰場上表現平平,但麵對年輕的張明,單論拳腳功夫,還是輕鬆占上風。
他的拳路大開大合,行雲流水,仿佛把張明的所有招式都暴露在陽光下。無論張明如何猛烈衝擊,也無法突破他的防線,更彆說踏入營帳一步。
一旁,劉虎正與張家兄弟和其他幾位將軍爭論不休。
張二少見地顯得慌亂且咄咄逼人:“劉叔,無論如何,今天我們一定要見到父親!還請劉叔給個方便。”
“二將軍將張家軍托付給四公子,我自當聽從四公子號令。若四公子不允許探視,除非諸位能從我身上踏過去。”劉虎強硬地回應道。
這句話脫口而出,張二的目光不由轉向在一旁與張烈對峙的小弟張明。見張明顯然處於劣勢,他心頭頓時感到一陣緊張:“小烈的武藝確實高強啊!”
張二自認為自己的武藝也還不錯,但如果麵對像劉虎這樣的對手,怕也難以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