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大敗,荊襄局勢危機!
——張羽攜軍師及五萬人馬前往夷陵救援劉備!
高順便斷定成都不會派人攻打此處,可以更加專注於遷徙任務。
站在山峰之上的高順看著一批批人馬遷移入山,嘴角露出了一絲悠然的笑容:“看來,這次遷移行動進行得很順利啊!”
目前,已有兩萬多難民彙聚在這裡。再過一陣,高順便會安排大規模遷徙,希望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損失,同時也希望保存這批勞力供魏國使用。
“瓦口那邊情況如何?”高順的目光投向南方,韓浩立即回應道:“瓦口那邊一切正常,並未發現蜀漢軍隊。”
韓浩本是夏侯惇的將領,隨曹孟德出征,後留守助守夏侯淵。楊秋和韓選此前曾為韓遂部下,在其叛變期間,協助聯係曹操。如今,兩人已被曹操任命為將領,參與駐守此地。
得知瓦口安然無恙,高順便點頭道:“這樣很好,現在正是我魏軍劫持平民的良機。如果能夠遷徙三萬民眾至漢中和雍涼兩地,將是大功一件。”
眾將齊聲答應。然而此時曹軍上下皆有懈怠之色,顯得格外放鬆自在。
而在此時,一支部隊乘二十艘船正逆水而行,準備攻擊位於八蒙山東端的瓦口寨。
站在最前一艘船頭的是渾身黝黑、目光銳利且手持長矛的大漢,正是張飛。他看到河穀四周並未出現曹魏偵查部隊,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哈哈……他們竟毫不防備!”他興奮地喊道,同時命船隻停在淺灘休整。
“兄弟們聽著!”張飛跳上石頭大聲說道,“過這河口便是瓦口寨,估計敵方並未發覺我們的存在。現在,就在這兒吃好飯,之後我們將摧毀船糧不留退路。”
一番言辭點燃了戰士們的士氣。
張飛又提醒所有人保持安靜。短暫的停頓後,他帶著部隊再次登上小船準備突襲。“記住,我衝向哪裡,你們便緊隨其後。”
說罷,張飛扛起長矛率眾前進,決心已決。
此時,副將李峰和陳虎連忙追上張飛。陳虎趕緊提醒道:“這曹軍的瓦口寨離其他兩個據點很近,看似散漫沒有防備,但我覺得有埋伏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張將軍,是否應留一些兵馬和船隻作為後退的保障?”
“沒錯……”李峰也立刻附和:“預防萬一總是好的!”
李峰和陳虎原是劉璋麾下的將軍,由吳彝舉薦,算是東州派的人。他們自視甚高,給張飛當副將,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在他們的印象中,張飛勇猛無敵但智謀方麵簡直讓人難以直視,像個三歲孩童一樣!
如今這場戰前部署便顯露出了問題。
這突然襲擊又是斬斷後路孤軍深入?
真的可行嗎?
陳虎與李峰頓時對張飛的能力產生了深深懷疑,李峰仍在勸說:“留下船隻為的是確保退路,而不是為了逃。”
“退路不就是逃離?”張飛怒目圓睜,直接大喝:“哪來的埋伏!這仗我……”
他本想說他已經對這一帶了如指掌,因為那遊戲《戰鬥傳奇》裡的情節他早已背得滾瓜爛熟。每次張合的位置、士兵的情況他都了然於心。遊戲更新太慢又經常欠章,張飛隻好一遍又一遍地反複研究,甚至連地形和重要的石頭都在腦海中清晰無比。
他最後威脅般地說:“給你們最後一次提醒,破釜沉舟之戰誰敢畏縮,待勝利之後我讓他選擇是捅出幾百個窟窿還是串在蛇矛上烤了!”
看到張飛這般模樣,陳虎和李峰一下不敢再言語。兩人對視一眼,互咽口水,心中打起了小鼓。
“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隻能拚一把。”
“萬一有埋伏怎麼辦?”
“有埋伏也隻能一戰,難道我們能有什麼第三條路嗎?”
夜幕降臨,最後一抹夕陽從天空消失。瓦口寨內,曹軍正懶洋洋地喂牲畜並用餐。他們遷徙百姓之餘進行些搶掠,因而夥食不錯。
號角聲突起。
“跟著我衝鋒!”
刹那間,四麵出現一萬裝備精良的蜀軍,戰船的火焰在背後升騰。這是絕境求存的一搏。
曆史上,並非誰都敢玩這種險招,但張飛不管不顧,以雷霆萬鈞之勢衝來。曹軍驚詫不已,宛若夢遊一般。
“敵襲!”
張飛舞動長矛衝進營壘,“碎”,僅一擊,寨門破裂,敵人瞬間崩潰。
殺伐之音震耳欲聾。箭火燃燒,大地為之震動,無數勇士湧入瓦口寨,勢不可擋。
楊秋和侯選正在營帳內回憶往昔,忽然聽到嘈雜聲,一個帶血的親兵急促闖入:“是蜀軍,為首黑臉壯漢極有可能是……”
“張飛?”楊秋驚訝不已,而侯選反應迅速,提起武器。
他們騎馬迅速出擊。關中武將經驗豐富,遇劫即戰。然而張飛的到來太過迅猛,侯選迎上去試圖抵擋。交手之間,丈八蛇矛的力量將侯選刺穿。
這一刻所有人想起了古諺語:以力製敵,無堅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