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三叔,還要走多久啊?”
山林之間,宋天誠喘著粗氣,一手撐著腰,一手擦著額頭的汗珠,一臉不耐煩地抱怨。
“叫你彆來你不聽,現在又嫌累?”
宋三啟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但還是停下了腳步,從包裡取出一張模糊的地圖仔細研究。
這張地圖是他依據戰國竹簡一點點親手畫出來的。
雖然他對不少地方的了解有限,所以這張地圖也沒辦法做到麵麵俱到。
旁邊看去,累得氣喘籲籲的宋天誠和輕鬆自在的大蟒、潘子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林長風他們,更是連汗都沒出過一滴。
“林先生,咱們不妨歇一會兒,這個墓葬的具置,我還需要再確認一下。”
看著宋三啟皺眉研究地圖又抬頭打量前方山勢的樣子,林長風不禁搖頭輕笑。
“宋三爺何必這麼費神,我還以為您已經確定了地點,沒想到也隻是個大概方向。”
宋三啟聽了這話,尷尬地笑了笑。
“二狗子,你過來瞧瞧。”
“是,老爺!”
接到林長風的命令,二狗子連忙點頭答應,隨後從懷裡掏出一個羅盤。
原本他也以為宋三啟清楚具置,一路上也沒太注意周圍的風水布局。
沒想到最後還得靠他動手。
“林先生,這位二兄弟是?”
見到二狗子的動作,宋三啟有些驚訝。
“嘿嘿……宋三爺,您可能還不知道吧?我們家二狗可是摸金校尉,分金定穴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王胖子得意洋洋地對宋三啟說道。
這段時間,他對探寶這一行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清楚摸金校尉在探寶四大派中的地位。
自家兄弟是摸金校尉的傳人,那他自然也算半個摸金校尉。
他們傳承正宗的探寶技藝,比起南派的土夫子,不知道高出多少。
這確實沒錯。
摸金校尉尋找各大古墓,主要依靠風水堪輿,尋龍點穴。
且說這北地一幫老手,隻懂些基礎的尋墳技藝。
可北派之人,個個出身世家,手段遠勝常人。
然與探穴宗師相較,仍有差距。
當聽說李胖子提及趙小七是探穴宗師時,劉二愣心內震撼。
連站在旁邊一直沉默的小子,也忍不住多瞧了趙小七幾眼。
盜墓四脈!
探穴宗師、觀山天官、移山道士、扛嶺力士。
此四脈皆是流傳千年的古老門派。
而他自己,同樣精通道術中的掐指探穴和縮骨之法。
“風水之妙在乎趨吉避凶,先求平安再謀福祉,眾人善擇勝景,五忌三畏識真龍。”
看著麵前的山巒,趙小七左手持羅盤,口中念念有詞。
“尋龍點穴需觀纏山,層層纏繞層層關,若關卡有八重屏障,則必現陰陽八卦狀。”
待趙小七動作停歇,他凝視羅盤指針所指方位,笑意浮上臉龐。
“東家,未曾辜負,此方東南確有絕佳風水之地,咱們速速啟程。”
忽而,他眉心微蹙,下意識再看手中羅盤,神情疑惑:“不對勁。”
隨即,他轉身重新打量風水絕佳之地的方向,低聲呢喃。
“尋龍千萬重纏山,一衝纏山一重關。若關卡有千層鎖,定藏王侯貴胄。”
“哎?不對啊東家,那是一座帝陵?”
驟然,趙小七驚呼一聲,眉頭緊皺地看著顧長河:
“東家,不好了,那風水絕佳之地原是帝陵,但不知何故,似被高人精心改過。
帝氣散儘,本該安息天子的寶地,如今隻配王侯之用。”
“啥意思啊老趙,咋先是帝陵,後又成王侯陵了?”
聽聞趙小七之言,李胖子急切詢問。
他沒料到此次探尋的墓室規模竟這般宏大。
不過隨著修為增長,膽量也愈發壯實。
墓室越宏偉,珍寶自然越豐富。
聽到竟是帝陵時,李胖子喜不自禁,幾乎跳起。
可得知帝氣消散,成了王侯陵,他又失落不已。
這究竟是帝陵還是王侯陵?
顧長河詫異地瞥了趙小七一眼,沒想短短時日,趙小七竟有如此變化。
他對十六字陰陽風水訣已然精通,單憑羅盤便可判斷古墓大小。
確實如此!
魯王墓建於西周古墓之上,而西周古墓中葬的是誰?
正是西周的穆天子,亦即周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