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生活,其實也沒那麼難熬。
陳四爺回頭看了盲人一眼,平靜地說:“這是必須做的,你不懂其中的道理。”
陳四爺帶領大家走進主排水道,這裡通道的數量明顯增加。
他們仍然按照雕塑的方向來判斷前進的道路。
走了很久,他們終於看到了一個出口。
走近一看,上麵是一口深井。
看樣子應該是通向一間墓室。
而前麵已經沒有路了,到達了排水道的儘頭。
上麵布滿了石梁。
眾人都把手電筒照向井口,可以看到井口留有很多痕跡。這應該是陳四爺上次留下的。
盲人看著井口附近的痕跡,嘖嘖讚歎道:“四爺您的手藝,真是精湛。”“應該記您一功。”
“不愧是陳家。”
盲人的話並不是有意調侃,而是真心誇獎。
這個井口的缺口,一看就是用六根鋼釺精心鑿出來的。
隻是擴大了開口的範圍,卻沒有破壞原有的結構。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鋼釺的力量掌握得非常準確!
盜墓這個行業從民國時期開始就一直在衰落。
隨著老一代人的逐漸離去,那些神奇的手藝也慢慢失傳。這也是這個行業裡傳奇故事越來越少的原因。
可以預見,總有一天,這個行業會完全消失。
這是時代的必然。
陳四爺聽後冷笑一聲:“沒有真本事,我陳老四可不敢來這海陵王墓。”
“當年這裡全部都被水覆蓋。”
“我們是在水下進行挖掘工作的。”
在場的人都露出幾分驚訝的表情。
在水下進行挖掘工作,比在水麵上要困難百倍。
能達到這種水平,簡直不可思議。
看來當年林峰那一隊人裡麵有不少高手。
他們不僅精通奇門遁甲尋找古墓,還能精確找到主墓室的位置,並進行了極其精準的挖掘。
一旦有一點失誤,上方的整個墓室就會坍塌。
也隻有像林峰這樣膽大的人,才敢做這樣的事。
但要完成這類壯舉,光靠膽大是不夠的。
還需要過硬的實力!
“上麵就是主墓室了。”
林峰用手電筒晃了晃井口。
“當年我就直接找到了主墓室的位置,沒有探索南海王墓的其他區域。”
“上去以後,大家一定要小心,生死有命。”
“我們進去後,必須把電筒關掉。”
那東海王陵透著幾分神秘,墓牆上的彩繪材質獨特。
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就會消散,讓人雙目失明還會有幻覺。
古墓裡無法使用光源,這是個很大的麻煩。
就算是再厲害的盜墓者,也難以在完全黑暗中挖掘古墓。
不過墨鏡對此毫不擔心。
對他來說,漆黑的環境正是他的天地。
這東海王陵特彆適合他。
然而其他人臉上也沒太多焦慮。
既然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他們在出發前肯定做好了充分準備。
“上去之後隻能點犀角燭。”
“這次收集的不多,得省著用。”
林川提醒道。
以前用犀角燭的時候,可以隨意使用。
隻要能找到,彆說犀角了,就是整頭牛烤了也不在乎。
但現在不能再這樣做了。
林川費了好大勁才弄到一些犀角做成的蠟燭。
這次在東海王陵裡的主要照明就靠這些蠟燭了。
大家點點頭,陸續順著石橋往上,進入主墓室。
犀角燭發出幽幽綠光,在照明效果上,蠟燭遠遠比不上手電筒和礦燈。
即使點了好幾根蠟燭,能見度依然很低。
而且在綠光的照耀下,整個墓室顯得格外陰森。
他們就像是一群闖入東海王陵的幽靈!
不過在場的人都是不簡單的角色,心理上沒有波動。
墓室地麵鋪著方形石磚,磚麵刻有古老的魚形圖案。
這顯然是在模仿古代船隻的特點。
沿海地區有蛋民,他們出海捕魚,潛海采珠,形成了獨特文化。
而東海國的蛋民文化特色尤其鮮明,在古墓中隨處可見。
舉著蠟燭的張雲客、沉油瓶、林川等人稍微分散開來,讓燭光覆蓋更大的區域。
這時大家才發現,主墓室其實並不大。
他們環視四周,馬上看見牆上大片的壁畫。
壁畫中最吸引眼球的是無數的眼睛和船隻。
這些眼睛都是用林川提到的那種特殊的礦料畫的。
隻要墓室裡有光線,這些眼睛……就會逐一睜開。
但犀角燭的光對這些眼睛沒什麼影響。
壁畫大多描繪的是東海國船隊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眾人上來的方向是主棺台,而棺桌則散落在附近。
當年林川在的時候,把棺台震開了。
“厲害啊三哥。”
“直接定位到主棺台的位置,這樣的本事,真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