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張家人率先踏入通道,為後麵的人清理障礙和隱患。
確認安全後,其他人陸續進入盜洞。
地道不長,僅兩三米,隨後便可踏足向下的階梯。
土丘之下是一整座完好的古塔。
因所有瓦片與木質結構皆覆以青銅澆鑄層,塔內保存狀況極為良好。
僅在幾處地方生長著微小的蘑菇,顯示外界的濕氣已輕微侵入。
整座塔皆由木製成,木材表麵隻塗了一層透明漆。
眾人降至古塔頂層,那是一間小室,室內供奉著三尊神像。
所有人都打開手電筒,環顧四周。
此處漆黑一片,空氣裡飄散著淡淡硫磺氣味。
這表明此塔必與地下深處的裂隙相連。
塔梁橫楣處懸有一塊匾額,金漆已剝落,題有“末世劫難”四字。
魏玄山瞥了一眼匾額,隨即道:“末世劫難源於雷音教的三期劫難。”
“這三期劫難乃雷音教基本教義之一,分彆為青陽期、紅陽期、白陽期。初劫自伏羲始,至周王末止,曆時一千八百八十六載,名為青陽劫難。”
“這三尊朽敗的神像,應是燃燈古佛、伏羲及瑤池聖母。”
這三人乃青陽劫難中雷音教認定的救世三神。
儒釋道三家幾乎齊聚。
多數人都不會按屬性區分地祭拜神靈。
總而言之,管他是誰,隻要靈驗便是神。
“如此說來,此塔不過三層?”
李默軒皺眉道。
他嗅到周圍空氣中彌漫的硫磺氣息,誤以為此塔會通往地心深處的未知之地。
“不見得。”
李玄嶽未多言,帶領眾人繼續深入,直到抵達塔的第二層。
此層布置與首層相差無幾,唯有高度加倍。
同樣地,二層亦懸掛一塊匾額,
然而上麵刻的不是“紅日末劫”,
而是“千劫大難”,四字赫然醒目。
見到此景,趙無殤麵上神情瞬時複雜起來。
趙萬鈞察覺兄長神色有異,心中頓生不祥預感。
畢竟,兄長鮮少露出這種表情。
“怎麼了?”趙萬鈞問。
趙無殤注視匾額,又低頭看腳下,緩緩說道:
“古夏國時,最小的計數單位稱作‘涅盤寧寂’。
‘千劫’指代一個無比龐大的數目。
以此為單位建塔,此塔之深恐超出我們想象,可能深邃數百倍不止。
若下一層題為‘大難千劫’,局勢便堪憂矣。”
聽罷,眾人忙往下一階走去。
這一層與前兩層彆無二致,
唯獨匾額上赫然寫著“大難千劫”。
趙無殤望著匾額,長歎一聲:“看來我所料不差。”
“造塔之人認為,在最初的‘青陽末劫’之前,世間還有諸多劫難,逐一記載,每層代表一劫。”
蘇千機一番話,讓所有人低頭打量腳下的路。若是真如他所說,這座塔到底有多深呢?難道真的通往地底深處?傳聞中的雷城,是否隱藏在地心之下?眾人在這層稍作停留,發現木質牆壁上布滿壁畫。蕭玄影、白狐以及那個一直沉默的少年一眼就看出,這些壁畫的風格和他們在荒村附近洞穴裡看到的如出一轍。
少年終於開口:“荒村洞穴裡的仙人確實屬於青蓮教,那村子從明朝開始就染上了怪病。”
到此時,青蓮教、荒村以及聽雷之謎基本有了眉目。蘇萬川皺眉看著下一層,說道:
“現在不是感歎的時候。”
“我們必須爭分奪秒,這座塔可能已經深深插入岩層。”
“如果真是這樣深,慢慢走的話,可能要半個月才能走到儘頭……”
“而且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越往下,佛像越大,樓層也越高。”
“依此推算,最底層恐怕有上百米高!”
“即使一路順利,我們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到達。”
“我們絕不能讓柳家搶在前麵!”
蘇萬川當然不想讓柳家捷足先登。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點頭,繼續向下探索。得知塔樓可能深不可測後,眾人極少停下腳步。正如蘇萬川所說,他們正在和柳家賽跑。
據說,柳家和錢有金已經進入了喊泉。雖然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到達雷城,但他們也不能鬆懈。寧可快一步,也不願晚一秒。
然而,
儘管一路上沒遇到危險,眾人的速度卻一直提不起來。
原來樓梯多處已經腐爛坍塌,顯露出下麵的石橋。
說是走樓梯,其實是走在石橋上。
一旦踩錯,就會掉進萬丈深淵。
所以,眾人小心翼翼,步伐格外穩重。
好在在場的都不是普通人,即使如履薄冰,心裡依然平靜。
越往下走,硫磺的氣息越濃烈。
他們已經穿過了幾層塔樓。
正如蘇千機預料的那樣,每一層塔樓都掛著牌匾,
上麵的數字象征著一次末日。
青蓮教確實記錄下了每次末日。
眾人麵露難色!
這座塔樓究竟有多深?!
越往下走,神像和壁畫就越完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也許是因為下麵的空氣和濕度比較穩定,塔樓內的東西受腐蝕的程度大大減輕。
眾人來到一個高達三十多米的樓層。
這裡的神像非常高大,而且幾乎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