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起義軍開始圍困陪都。
此時的起義軍人多勢眾,已然擁兵二十多萬,聲勢極為浩大。
沿途所過之處,與民秋毫無犯,卻屠儘貪官汙吏與世家門閥。
打土豪,分田地,更引得無數活不下去的民眾爭相來投。
隻是如此一來,雖把陪都的勳貴和大人物嚇破了膽,也導致對方根本不敢投降。
哪怕起義軍領袖李暢承諾,開城投降可免去一死,也無人相信。
畢竟,他們這一路過來,殺的實在太狠了。
無數勳貴、藩王以及千年世家,儘皆被屠戮!
如此狠厲手段,哪怕放眼整個曆史,也隻堪堪出現過一次。
拿著族譜挨個點名,就連老弱婦孺都沒有放過!
這般大的殺性,試問那些大人物哪敢開城投降?
他們指望北方的天子親軍前來支援,到時候一群泥腿子組成的起義軍必然不是對手。
且有賴於陪都人口眾多,哪怕軍備荒廢許久,也可憑借堅城死守許久,起義軍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攻下。
事情也確實如所有人猜測的那般,京城那邊確實派遣了大軍前來平叛。
可就在大軍行至半路時,西北與中原也同時揭竿而起,整個天下徹底亂套。
與南方不同,西北與中原可以威脅到京城,京營大軍不得不調轉槍頭,前往中原。
甚至連鎮守北方異族的邊軍都開始調動,不顧一切的想要掃平西北方向叛軍。
因為那邊的叛軍,之前也同樣是邊軍!
由於天高皇帝遠,西北邊軍長期被克扣軍餉,已經活不下去。
再受到西南影響,這才殺了貪腐的戍邊將領,一起反了。
總而言之,整個天下烽煙四起。
與陪都僅有一江之隔,駐守在東部區域的將領更是聽宣不聽調,心思難猜。
各方消息陸陸續續傳回陪都,一群王公貴族和高官顯貴徹底坐蠟。
沒有了援軍,哪怕陪都的防禦再是堅挺,也絕無可能擋下二十多萬起義軍。
經過無數次爭吵,又再三派人求得李暢的保證,這才大開城門,放棄抵抗。
可對於那些大人物的處理方式,起義軍內部聲音並不一致。
有人讚同投降不殺,有人說要為百姓討公道,有人擔心就此放過那些魚肉百姓的高官顯貴,無法約束手下之人,會失了民心。
李暢卻以維持穩定為由,全盤接納了陪都官員、勳貴、世家和王公貴族的投降。
可惜的是,李暢有些高估了自己的聲望。
起義軍本就是由無數窮苦百姓組成,保守欺壓的他們,又哪裡忍得住?
再加上起義軍一路打過來,僅僅隻耗費了一個多月時間,軍紀雖有,卻不可能令行禁止。
與百姓秋毫無犯,殺儘高官顯貴才是起義軍的宗旨。
就連很大一部分統兵將領都是這個態度。
於是乎,整個陪都徹底亂套。
縱兵劫掠,肆意殺戮達官顯貴,搶劫富商,欺辱婦孺之事層出不窮,就連尋常百姓家也遭了災。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惡魔,一旦沒有了約束徹底放開,人性的醜惡便展現得淋漓儘致。
就算李暢親自出麵都壓不住,不得不向自己人舉起屠刀,殺了個人頭滾滾。
等事態逐漸穩住,動亂平息時,整個陪都已是千瘡百孔,哪還看得出曾經的繁華。
那些承諾開城不殺的大人物,更是死了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