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隻見一名身著筆挺軍裝的中將軍官從門外走了進來。李振華見狀,連忙起身,動作標準地向他敬了一個軍禮,並高聲說道:“卑職李振華,見過徐參謀長!”
這位走進來的軍官,正是第五戰區的參謀長徐祖詒。徐參謀長定睛看向李振華,於是他也迅速回了一個軍禮,然後麵帶微笑地說道:“李軍長,你們可算是來了啊!你們這一來,可真是給我第五戰區增添了不少戰力啊!”
李振華趕忙謙遜地回答道:“徐參謀長過獎了,要想戰勝日軍,光靠我們一支部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整個戰區的兄弟們齊心協力才行啊!”
李振華的這番話,讓李司令和徐參謀長都感到十分震驚。他們原本還擔心李振華會因為自己是中央軍的身份,而對第五戰區的其他部隊不屑一顧,但現在聽他這麼一說,才發現李振華以及他所率領的101軍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好!”李司令不禁讚歎道,“李軍長屢立戰功卻不驕不躁,實乃我中華軍人之楷模啊!””
“多謝司令誇讚。”李振華麵帶微笑,謙遜地說道。緊接著,他的目光落在李司令身上,語氣略微急切地問道:“司令,不知我部的任務是什麼?”
李振華的問題讓現場的氣氛稍稍凝重了一些,眾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李司令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李司令見狀,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李軍長,這次作戰,101軍可是我第五戰區的一張王牌啊!所以在此之前,我和參謀長以及司令部的其他人也都商量過,你們部隊到來之後,暫時沒有作戰任務。”
聽到這裡,李振華不禁有些驚訝,他原本以為自己的部隊會立刻投入戰鬥,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安排。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心想也許這其中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李司令繼續說道:“你們先休息休息,養精蓄銳,隨時等候命令。所需的一乾物資,戰區會一一供應,絕對不會讓你們的部隊有後顧之憂。”
李振華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他暗自琢磨著,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的作戰任務,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鬆懈。畢竟,戰爭的局勢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他突然想到,台兒莊戰役是3月中旬才開始的,離現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據他所知,湯恩伯的第20軍團目前還沒有劃歸到第五戰區的作戰序列。這樣一來,自己的第101軍就成了目前第五戰區唯一一支中央軍部隊。
李振華心中豁然明白,他意識到李司令之所以這樣安排,很可能是想讓自己的部隊在最關鍵的時刻出動,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想到這裡,他對李司令的決策更加欽佩,同時也對接下來的任務充滿了期待。
想到這些,李振華也釋然了,然後鏗鏘有力的說:“是,卑職明白,101軍三萬六千名將士隨時聽候調遣!”
“什麼?”聽到李振華的話,徐參謀長大驚,“李軍長,你剛剛是說,你的101軍有三萬六千人。”
李振華回答:“報告參謀長,是的,我部之新一師和新二師每個師均有一萬五千餘人,軍部直屬部隊有重炮團,汽車團,警衛營,高射營,工兵營,全軍共計三萬六千餘人。”
李振華並沒有把預備師和特務團報上去,因為現在預備師還沒有完成組建,原計劃的七千五百人,現在隻有四千多人,徐州會戰的第一階段肯定是用不上的,而特務團現在也和預備師在一起暫時也用不上。
徐參謀長大聲的說:“好家夥,看來我和司令把你調過來沒錯,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有什麼事,我和司令和直接給你打電話。”
“是!”李振華向李司令和徐參謀長敬禮,“卑職告退。”
李振華很快就回到蕭縣101軍軍部。見李振華回來了,會議室裡的所有軍官立刻向李振華敬禮。
李振華走到主位上坐下,“坐吧!”眾軍官便立即坐下。
張國華問:“軍座,李司令對我們有什麼安排嗎?”
李振華回答說:“李司令說我們軍暫時沒有作戰任務,具體任務會根據戰局的發展再給我們分配,所以大家這幾天也要抓緊練兵,同時也要隨時做好戰鬥準備,司令部是命令一到,要以最快速度完成集結。”
“是,軍座!”
2月9日,也就是101軍抵達蕭縣的第二天,日軍強渡淮河。中國守軍未能阻止敵軍渡河。中國第5戰區急調第27集團軍之第59軍及第21集團軍第7軍增援。
2月10日,於學忠的第51軍所屬第114師在王莊陣地同日軍展開激烈爭奪,幾經血戰陣地失守,中國軍隊傷亡2000餘人。
2月13日,張自忠親率第59軍抵達淮河流域,在瓦疃集、姚集、固鎮、蒙城一線,接替第51軍戰鬥。
與此同時,第21集團軍總司令廖磊率第21集團軍到達合肥、舒城、八鬥嶺、下塘集之線。
中國軍隊以第51、59軍在淮河北岸節節抵抗;以韋雲淞之第48軍固守爐橋、洛河一線;劉士毅之第31軍和周祖晃之第7軍對日軍側背進行襲擊。
2月11日,第31軍圍攻上窯,守軍衝入圩內與敵肉搏,敵300餘人向考城逃竄,日軍被殲100餘人
2月16日,周祖晃之第7軍由張橋鎮、老人倉一線向池河、定遠日軍展開側擊,並一度攻入桑家澗,日軍不得不抽調淮河地區主力6000餘人增援考城、上窯、池河、定遠。
當日軍回援淮南之時,張自忠的第59軍乘機向火神廟、新橋日軍反攻,敵退向曹老集。第59軍分向蘇集、湖口子、曹老集、王莊之線推進,將日軍驅逐至淝河南岸,並朝淮河北岸推進。
日軍腹背受敵,無力再向北進攻,乃全部退回淮河南岸,沿邵伯、天長、盱眙、臨淮關、蚌埠、懷遠、三十裡鋪之線與淮河北岸中國軍隊形成隔河對峙的局麵。
不僅是國軍的部隊參與作戰,在淮河流域的新四軍各部也積極配合國軍主力部隊參加對日戰鬥。
此外,安徽境內的新四軍也加入的戰鬥當中,在合肥,蚌埠,徐州三點之間作戰,牽製和阻擊來自南京方向的日軍部隊。
在我方兩軍的共同努力,終於把南路日軍遲滯在淮河一線,迫使日軍放棄南北夾擊徐州的作戰方案改為由北向南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