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
小行星帶。
這是燭龍號抵達這裡的第二天。
前一天,所有人都在繁重的訓練中度過。
而今天的科目,則是護衛。
沒錯,就是護衛。
這裡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
聯邦這麼多戰艦是怎麼來的?
有人會說,當然是造出來的,難不成還是地裡長出來的不成?
這話,對,但也不對。
因為,單靠地球以及其他那些星球上的資源,能供養出個兩三百艘戰艦,這就已經是極限了。
更彆提,聯邦還一代又一代地更新換代,以及聯邦數百年前人類的消耗。
單單隻靠這些星球?
不現實!
所以,真正的答案其實是,小行星帶!
作為太陽係內兩道天然防線之一,小行星帶除了承擔防禦之外,其最重要的作用其實是為人類供應資源。
根據聯邦最近的數據,小行星帶內直徑超過1公裡的天體數量,大約為120萬顆。
而直徑超過1米的天體,更是超過十億顆。
其中,更是有著直徑近千公裡的穀神星,以及超過500公裡的智神星等矮行星或超大天體。
更關鍵的是,這些天體中含有所有人類所需的資源,甚至還有不少地球沒有的資源。
簡直就是一個超級資源庫。
所以,聯邦要製造更多戰艦,就離不開這個小行星帶。
即便是在預想中,聯邦借由小行星帶與克萊因族展開長期對峙的期間...
也同樣是要在這裡獲取資源的。
當然了,那個時候在小行星帶采集資源,肯定是一個危險的工作。
因為,克萊因族也能進入這裡。
而艦隊的護衛...
必將會是一項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說是高優先級的任務。
此刻。
四艘突擊艦,自燭龍號內駛出。
他們的任務,是充當小行星采集艦的角色。
同一時間,艦橋內...
艦長椅上的並非林宇,而是參謀長秦穹。
他在自己胸章上輕拍一下,將其激活,並切換至特定信道。
“艦長,突擊艦已經出發,第77飛行大隊也在彈射通道準備就緒,你那邊準備好了沒有?”
“已經就緒,讓第77飛行大隊出發!”
“明白!”
切斷通訊後,秦穹站起身。
“讓第77飛行大隊開始彈射,任務是警戒及護衛!”
“是,參謀長!”
燭龍號的左舷上,一個個六邊形的厚重蓋板被側移打開,露出了其中通道。
如果拉近看就會發現,這一個六邊形的通道,其實都十分巨大,並且每一條通道的內部地麵上,都有著兩條軌道。
實際上,第77飛行大隊的人一直都有個疑問。
為什麼是兩條彈射軌道?
以至於,戰機在裡麵要麼固定在左邊軌道上,要麼固定在右邊軌道上。
但不管你使用哪條軌道,戰機都不會在通道中央。
看上去,無比的彆扭。
甚至還有飛行員開玩笑說,這是為了害怕彈射軌道發生故障。
你看,即便真出了這樣的問題,另一條軌道不是還能用?
如此一來,可以確保戰士絕對不會因為彈射軌道故障,就導致整條彈射通道無法使用。
還彆說,這個離譜的說辭,竟然得到了整個大隊所有飛行員的一致認同。
下一刻,一架接著一架的戰機彈射而出。
看上去,就像是蜂巢發射井連續射出導彈一般。
區彆隻是...
這些全都是有人戰機。
足足一個大隊,48架。
實際上,被調至燭龍號的第77飛行大隊一共有60架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