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雙方進入木星軌道,展開互相追擊戰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個小時。
在這期間,雙方平均每小時的傷亡速度,其實都不算高。
克萊因族的艦隊,損失各類戰艦大約170艘,而聯邦艦隊這邊的損失,大約是280艘。
看數據,聯邦這邊的損失,要嚴重很多。
但實際上,在聯邦艦隊尾部的戰艦,其實都來自太陽係警備司令部,即那些僅僅裝備幾門電磁速射炮的,日常用於維護航道治安的艦船。
當然了,這一點克萊因族並不知道。
因為,至今為止,他們都能沒能真正占領一艘戰艦,亦或是抓獲俘虜。
雖說這些戰艦並非無人的,但也確實人不多。
每一艘上麵都隻保留了幾十人,用於戰艦的最基礎航行,以及幾個一些主要設備的看護,比如艦橋,又或是輪機室等等。
並且,這些人全是戰前以自願形式報名的。
他們的任務無比直接,在確保戰艦行動儘可能沒有異常的前提下,確保木星戰役的秘密不被克萊因族發現。
至於要如何確保?
如果戰艦被克萊因族的破襲艦登陸,那麼直接以自爆的方式帶走對方,同時也保住戰艦上沒有太多武裝,以及隻有少量人員的秘密。
如果不是被破襲艦登陸,而是被其他武器擊傷,失去動力無法繼續航行的話。
那麼,就等克萊因族的艦隊靠近之後,再自爆。
總之,絕不讓任何一艘戰艦落在克萊因族的人手中。
原本的話,阿魯姆認為聯邦艦隊沿著軌道繞至木星另一側,僅僅隻是為了避開自己的探查,從而做出什麼戰術改變,亦或是想要趁機撤離木星防線。
所以,他才毫不猶豫地追了上去,死死咬住對方的尾巴。
可結果呢?
對方沒有跑路,更沒有做利用木星阻擋探查的期間,進行什麼戰術部署。
相反,到時趁著自己艦隊也進入木星軌道,並開始繞軌追擊時,一圈轉過來,趁機咬住了自己艦隊的尾巴。
於是,從原本自己單方麵的繞軌追擊,莫名其妙地就變成了雙方互相繞軌追逐戰。
那麼,脫離軌道,並重整陣型呢?
可以是可以,但對方勢必會抓住這一機會,追逐上來。
結果就是...
從雙方的互相追逐戰,變成了單方麵的追擊戰。
隻是這一次,在後麵追擊的將變成人類!
實際上,在太空中的戰鬥,與母星內的戰機狗鬥,在某個方麵是極其相似的。
那就是...
轉向極為緩慢。
在地表上,一個人想要掉頭,就隻需要直接轉個身,迅速無比。
但一架戰機想要做到同樣的事,那就要比人多耗費幾十倍的時間,通過弧線飛行的方式,一點點繞回來,最終實現掉頭的目的。
太空中的戰艦...
那要耗費的時間就更多了!
通常掉個頭,即便不計算減速時間,也得兩三分鐘,而如果是在高速航行的狀態下,在使用姿態控製引擎完成掉頭之前,還必須將速度降下來。
整體花費的時間,哪怕十多分鐘也很常見。
再加上,一二級文明的階段,戰艦上的大部分主武器都十分龐大,轉動自然相對困難。
不是說隻能固定一個方向射擊,但可調整的角度也絕對不大。
就拿聯邦戰艦上的離子來說,其射角大約就是正麵30度的扇形區域。
而可以向後方射擊的武器,無非也就是小部分位置不受阻擋的磁軌炮,以及電磁速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