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要塞級的前哨站。
林宇僅靠15艘戰艦,有辦法打下來嗎?
答案是有的。
但是,林宇並不準備那麼乾。
原因也很簡單,他必須告訴克萊因族,自己就在這裡。
如此一來,附近能調動的戰艦,就全都會往這裡趕,而不會去注意其他地方。
比如...
正在重新尋找,並開采資源,以及牽引小行星的采集艦隊那邊...
沒錯,他的艦隊是負責護衛。
但沒人說過,護衛就必須待在其身邊保護。
那樣做的話,接下去的時間依舊很大可能會被發現,然後再次遭到對方圍剿。
這不是林宇想要的,他所希望的,是采集艦隊能不被乾擾地工作七天,完成其原本被賦予的任務。
而要達成這一目標,林宇就必須以自身為餌,吸引附近區域的其他克萊因族戰艦,以確保他們在未來七天之內,不會將注意力放到自己之外的地方去。
所以,這個要塞還不能被攻下。
否則的話,豈不是沒人給對方實時彙報自己的位置了?
要是不知道自己的實時位置,那麼周圍其他戰艦趕過來後,是不是會到處搜索?
而在搜索的過程中,又是不是會剛好發現正在工作的采集艦隊?
所以...
此刻林宇完全不急,甚至都沒打算衝上去。
僅僅隻是待在對方武器的射程之外,不斷發動攻擊,破壞克萊因族花費兩個多月,所建立起來的簡易要塞。
雖說磁軌炮的彈丸打在那要塞上,就跟撓癢似的,最多也就在其表麵打出一片坑坑窪窪,並傷不到其內部,但這就已經足夠了。
至少對方的很多防禦武器,以及必要時,足以停泊數百艘戰艦的無數露天停泊位等等...
還是可以完全摧毀的。
當然了,能順手搞掉對方幾艘戰艦,那自然是更好,就像剛才時林宇所做的那樣。
直接用主炮,專門集火對方的小型艦。
效果非常不錯。
第一天。
特混艦隊就這麼維持著百萬公裡的距離,不斷用磁軌炮將整個要塞麵對自己的這一側,給轟了個遍。
至於克萊因族那17艘戰艦。
不是沒想過要反抗,但奈何數量並沒有什麼優勢,而燭龍號的主炮射程又很是誇張。
但凡敢於露頭,立刻就會遭到燭龍號的主炮集火。
數次之後嘗試之後,除了讓自己這邊幾艘戰艦嚴重受損之外,什麼也沒得到。
第二天。
一支外出巡邏,由七艘戰艦組成的小型艦隊,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
由於他們一路都很趕,沒有小心檢查前方是否有敵人埋伏,結果被林宇撒出去的機甲中隊發現。
結果麼...
自然就是一場伏擊。
好在的是,附近地點距離前哨很近,而之前一直被特混艦隊壓製的十多艘戰艦也是衝出來接應。
但那支巡邏艦隊依舊損失了3艘戰艦。
不想要和對方打近距離正麵戰的林宇,直接就選擇退讓,然後隱藏起來。
等對方會合,並一起重返前哨要塞後。
特混艦隊再次殺出,繼續重複第一天的操作。
第三天。
又一支巡邏隊返回。
這一次,對方學聰明了,牢牢盯死了特混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