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戰區變化之後,接著便是一個全新的單位,集群。
這是一個新名詞,主要是為了優化指揮體係。
畢竟,艦隊多了之後,如果沿用以前的指揮體係,顯然已經不太合適。
於是,集群的概念出現了。
在戰區司令以及下麵的各艦隊之間,聯邦艦隊增加了一個集群的概念。
實際上,這就有些像是地球時代,陸軍的集團軍概念。
這讓戰區司令在大規模作戰時,可以更好地指揮艦隊。
而再往下的話,就和以前一樣了,分彆是標準艦隊,以及分艦隊。
當然了,分艦隊再往下也是有的,但那個是各艦隊自行調整的,並沒有規定編製。
如今,無論是荒蕪戰區,亦或是維亞斯戰區,都各擁有三個集群,以及九支艦隊。
按照目前聯邦最新的標準艦隊規模為艘戰艦計算,九支艦隊的總兵力為艘戰艦。
除此之外,每個戰區還有十三艘戰星。
分彆為戰區司令一艘,三位集群司令各一艘,九位艦隊司令各一艘,共計十三艘。
當然了,除了艘常規戰艦之外,以及十三艘戰星之外,每一艘戰星還有300艘護航艦。
所以,單一戰區的滿編兵力為艘。
至於整個聯邦,除了兩個戰區超過20萬艘戰艦外,地球圈還有一個獨立於兩大軍團之外的獨立艦隊,數量為艘。
與十年前相比,整體數量甚至翻了五倍。
而最重要的一點,雖然還有還有大約八萬艘戰艦是燭龍b型,但不管是b型也好,c型也罷。
全都是配有零點模塊,以及躍遷引擎的戰艦。
如果不考慮能量護盾,以及武器方麵,單論能源和引擎,甚至都不比四級文明的戰艦差。
尤其是能源方麵,簡直堪比五級文明。
羅斯248。
第九艦隊的司令道森,此刻正端著一杯熱咖啡,靠在艦長椅上。
說真的,雖說羅斯248是巴納德防禦圈的最外線,但除了十一年前,維涅斯帝國等五個文明入侵外。
平日裡,根本就沒有其他事情發生過。
有些清閒,但也很無聊。
而就在這時...
“報告,檢測到計劃外的躍遷能量信號。”
聞言,看到森差點直接就一口將咖啡給噴了出來。
什麼叫計劃外?
雖然在聯邦內,如今躍遷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彆說是戰艦了,就是不少民用船隻都用上了。
但對於躍遷的使用,聯邦卻有著十分嚴格的規範。
即,所有躍遷行為都必須提前報備,以免造成聯邦艦隊的誤判。
過程也不複雜,比如你準備從地球去碧嶺,那麼就要在啟動躍遷引擎之前,將躍遷坐標,以及躍遷時間等信息上傳,也不需要等待批準,單純就是做個記錄。
如此一來,聯邦艦隊的係統內就會有記錄,在什麼時間點,有一艘飛船將會躍遷到什麼坐標上。
不會造成任何誤判,亦或是緊張。
這些年來,聯邦對這方麵的管理十分嚴格,再加上整個報備過程連一分鐘都不需要。
自然就沒必要去違反這一規定。
要知道,一旦違反之後,結果是很嚴重的。
直接就會吊銷你駕駛帶有躍遷引擎的飛船資格,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