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中子簡並態材料,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但電子簡並態密度的一萬倍,這已經是一個極為誇張的突破。
並且,用的還是三種路線中,被認為是最難成功的方法。
利用了反物質湮滅的極端局部高壓,最終完成了這一壯舉,而這一方式也被林韻稱為反物質的催化壓縮。
而最妙的是,在利用這種方法打造超高密度的簡並態材料時,還能同步對其進行構造刻畫。
並不需要在打造出材料之後,再對該材料進行加工。
省去了這極為困難的一步。
隨著測試艦完工,第一次測試開始了。
起點為太陽係,終點為比鄰,距離4.22光年。
猜猜最終用了多少時間?
27分鐘51秒!
是的,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便跑了4.22光年。
計算後得出,新一代超空間引擎的速度,達到了8萬倍光速。
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來計算一下從地球飛到大麥哲倫星係的時間,差不多就是744天,也就是2年零14天。
雖然時間依舊很長,但已經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一消息,震撼了聯邦所有高層。
是的,聯邦已經有能力,去到銀河係的那些衛星星係,並且建立副文明。
這將使得,聯邦在麵對銀河係那一堆四級文明時,立於不敗之地。
而目前唯一不清楚的就是...
那些衛星星係內,是否也有四級文明存在。
但不管怎麼說,去探索一番,這已經不需要考慮了。
按照林韻的報告,雖然新一代超空間引擎被製造了出來,但利用反物質催化壓縮的方式,依舊隻能在實驗室完成,尚無法進行大規模量產。
因此,第二代超空間引擎的產量,將受到該因素的限製。
哪怕是實驗室全力以赴,年產量預計也不會超過三百台。
並且,這意味著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被解決。
換句話說,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第二代超空間引擎都隻能以每年300台的數量產出,並無法大規模裝備。
但這不是問題,因為聯邦不需要大規模裝備,僅僅隻要少量裝備,並在幾年之後組建一支探索+小規模移民的綜合艦隊,也就可以了。
於是,在高層的商議之下。
很快,方案就被確定下來。
接下來,聯邦將用五年的時間,組建一支數量為1500艘的艦隊。
其中,包含100艘航戰艦,1200艘巨型運輸艦,以及200艘移民船。
同時,目標也被確定了下來。
銀河係的衛星星係之一,大麥哲倫星係,距離16.3萬光年,全程預計耗時744天。
至於人選方麵...
經過高層的一番商議,林宇再次被趕鴨子上架。
同時還有沐傾雪。
兩人依舊一個是艦隊總指揮官,負責軍事這塊,另一個則是作為行政的一把手。
負責移民,以及抵達後的新家園建設。
不過,高層還是問了一下林宇自己的意見,畢竟...
人家現在是戰區司令,麾下十萬聯邦戰艦,結果你現在讓他去負責探索艦隊,這和卸了人家的兵權有啥區彆?
所以,高層也十分重視林宇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