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防線是由三個恒星組成。
對於雷諾而言,三個恒星節點中,缺少任何一個的話,這條防線就是不完整的。
而防線的不完整,也就意味著整個聯邦的門戶大開,後麵的恒星也就全都不安全。
因此,即便在蒂拉動手時,科瓦洛人遭受了巨大傷亡。
3000艘戰艦中,損失了1200多艘。
但這並不影響,雷諾要拿回整條維科防線的決心。
對此,林楓也不再說什麼,反正等林韻的這段時間裡,自己也沒事可做。
當即就答應下來,然後帶著艦隊出發了。
比起維科防線上的核心蒂拉,其他兩個恒星雖然也有敵人的艦隊駐防,但數量是真不錯。
其中一個大約有5000艘戰艦,另一個7000艘。
就這個數量,林楓甚至連量子炸彈都懶得用,直接就當是練兵了。
而在林楓將兩處的就能艦隊殲滅後,雷諾也是命令艦隊出發,分彆前往兩處進行掃尾善後工作。
很快,又兩個月時間過去。
科瓦洛人的艦隊分彆抵達維科防線的另兩個恒星,並如同蒂拉一般,進行了徹底的大清洗。
因為有著之前的經驗。
所以這次科瓦洛人做足了準備,避開了絕大部分的突然襲擊。
以至於,兩個恒星全打下來後,損失的戰艦加起來也就300多艘。
要知道,之前清理蒂拉時,可是足足損失了1200多艘。
這要放在平時,這點戰艦損失對於科瓦洛人來說,還真不算啥。
但現在這個時候...
整個聯邦的戰艦也隻有幾千艘,前後加起來1500艘戰艦的損失,已經可以算是傷筋動骨了。
這要靠自己造,起碼得十幾二十年的,科瓦洛人才會恢複巔峰時的艦隊規模。
但現在,除了自己造之外,雷諾還有一個其他選擇。
那就是...
直接找聯邦買!
老實說,雖然每一個文明的科技路線,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差異。
但隻要走主流大路線的,這個差異部分的數量,實際上是很小的。
所以,在經曆過一群二三級文明的瘋狂技術上傳後,科瓦洛人能用來賺積分的技術,還真不多。
甚至可以說,他們99.99的技術,都是聯邦已經擁有的。
所以,越是晚加入聯邦的文明,可以依靠技術來快速賺取積分的這條路,也就越難走。
不過,技術這塊不行,科瓦洛人還是可以用資源,以及完成任務來換取積分。
就比如,在科瓦洛人加入之後,沐傾雪和林宇兩人,就發布了很多任務。
有按照聯邦圖紙,打造地表城市,打造太空城等的任務。
也有負責星球改造的任務。
甚至,連雇傭人力資源的任務都有。
如果問,此刻限製大麥哲倫這邊,人類發展速度的最大因素是什麼?
那絕對是人口,以及工業成品的規模。
人口就不說了,至於工業成品的規模,說穿了就是...
雖然整個體係完整,且每一個環節所需要的設備也全都有,但這些設備的數量太少。
畢竟當初也就1200艘運輸艦,能保證整個體係完整就已經很好了。
至於數量規模,隻能等到了之後再慢慢解決。
反正體係完整,任何東西都是能自己生產出來的,如同滾雪球一般,慢慢擴大規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