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一轉而過。
通向獵戶座支臂的蟲洞口,此刻氣氛也是越發緊張起來。
一邊是第四主旋臂,四大帝國湊出來的1200萬艘戰艦,另一邊...
則是第一主旋臂聯軍的2000萬戰艦。
雙方之間相距大約4光秒左右。
而同一時間,在第四主旋臂上,第二以及第三主旋臂的聯軍,此刻也已經抵達。
足足4000萬戰艦,部署在四大帝國的疆域之外,等待最終決定。
整個銀河係大戰,看似一觸即發。
但實際上,大多文明對此依舊還很是樂觀,認為四大帝國最終必然會妥協。
畢竟,三倍兵力差擺在這。
打,那是肯定打不過的。
所以,妥協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
當三天時間過去,先動手的卻是...
四大帝國!
蟲洞口,1200萬戰艦毫無征兆地,突然開火。
頓時就將對麵第一主旋臂的聯軍,給乾掉了上百萬戰艦。
畢竟,沒打開護盾,而且戰艦也都是靜止不動的狀態,可以使用精準打擊,以覆蓋更多戰艦。
要不是因為最前列的戰艦,擋住了後方的戰艦,那麼這一波突然攻擊,至少也能達到300萬戰艦。
而第四主旋臂上也是如此。
要知道,第四主旋臂可是四大帝國的主場,哪個恒星係統內,沒有帝國,又或是帝國附屬文明的眼線?
經過這三天時間,4000萬戰艦的位置,帝國早就了如指掌。
甚至精確到了,每一個恒星係統內有多少戰艦,以及每一艘戰艦的實時位置信息。
近3000萬戰艦主動出擊,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彆躍遷到了數千個恒星係統內,並發起了精準無比的偷襲。
至兩大旋臂的聯軍反應過來時。
已經有超過500萬戰艦被摧毀。
畢竟,能量護盾是一個極其耗費能源,並且需要持續能源輸入的玩意。
所以,沒發生戰鬥的話,誰也不會整天把能量護盾24小時開著。
而四大帝國的偷襲...
便是借助了這一點。
當然了,這樣的偷襲隻能用一次,但作為全麵戰爭的開局而言,這一次就已經足夠。
殲滅600萬戰艦並不是主要目的,這改變不了雙方現有的巨大兵力差,而先聲奪人,掌握更多戰場主動權,以及...
徹底打擊其他三大主旋臂的士氣,這才是關鍵。
不得不說,那些四級文明的領袖,他們料想過四大帝國會拒絕。
並僅僅認為,對方在拒絕之後,會想儘辦法與自己這邊拖延時間。
但還真沒人想過,四大帝國會主動打響這第一炮...
不過麼...
就像剛才說的,600萬戰艦,並無法改變雙方之間的兵力差。
尤其是在發生四大帝國主動動手的情況下。
三大主旋臂的四級文明一通商量,所有人都同意,大幅增兵,徹底打通四大帝國。
12個文明,每家再出300萬戰艦,共計3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