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那個機械文明的監控能力,也並沒有太過離譜。
這一個月下來,都沒有找到這裡,使得艦隊這邊十分順利地,就完成了所有人的顱骨屏蔽層搭建工作。
根據林宇判斷,對方那種悟空的監控能力,應該隻限於其老巢所在的星域內。
也就是艦隊之前遭遇機械文明,在星圖上,被林宇標記為紅色的那個星域。
而除了這一區域,對方怕是也就隻能以尋常的方式,來進行搜索了。
會議室內。
三維星圖在空氣中被展開。
位於小麥哲倫星係的中央,那片被標記為紅色的區域格外刺眼。
“各位,雖然所有人的顱骨屏蔽層,都已經搭建完成,但白洛也說過,這東西最多隻能用半年,而半年之後必須剝離,否則可能會對大腦造成負麵影響。”
“換句話說,我們隻有五個月的時間,來解決這一問題!”
“一旦五個時間無法解決,那麼第一艦隊就隻能撤回大麥哲倫星係,待量子力場護盾被製造出來後,才能再次回到這裡。”
“而時間越是拖延,夜淩薇中將以及船隊中的十多億人,還能救回來的可能性,也同樣越小!”
“因此,我決定分三步走!”
“第一,尋找合適的戰場,並主動引戰,以確定機械文明的戰鬥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弱點,為之後的行動計劃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
三天後。
一切準備就緒的艦隊,出現在了星係內的某處。
距離機械文明所在的星域,大約700光年的樣子。
隨後,按照計劃好的。
艦隊開始向外發出大量訊號,這幾乎就是在全星係進行廣播了,極為囂張。
而當時間再次過去兩天...
之前出現的那500台,直徑約為一公裡的球形金屬造物,果然出現了...
“總司令,檢測到躍遷能量信號,方位113,距離3.2光秒)。”
“全艦隊,艦炮展開,火力覆蓋模式,等候開火命令!”
“是,總司令!”
雖然上一次的接觸時間很短。
但林宇已經看到了那些金屬球的行動方式。
其並非常規文明戰艦那般,依靠主引擎推動,同時依靠大量姿態調整引擎來實現轉向。
相反,在它們身上完全就沒有主副引擎的概念,更沒有所謂的姿態調整引擎,甚至視覺上,你連引擎都找不到。
但它們卻可以隨意移動。
無論是向哪個方向。
甚至,完全無視各種加速時的g力,動起來十分狂野。
不過,好吧...
機械生命,自然不能以碳基生命的標準去衡量。
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3.2光秒的距離時,精確打擊幾乎沒有命中的可能,隻能采用最為低效的覆蓋火力來進行。
除非,雙方之間的距離接近到1光秒,甚至是更近。
精確打擊才能有發揮的餘地。
片刻後。
隨著3.2光秒外,大片虛空接連出現了空間收縮的既視感,500個直徑一公裡的金屬球體,出現在了虛空中。
仔細看的話,雖然其整體為圓球形,但表麵卻並不平整。
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
並非月球地表的那種坑坑窪窪,而是因為大量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機械裝置,堆疊在其表層所導致。
看上去是一種十分粗獷的機械風。
下一刻...
艦橋內所有人都是一陣恍惚。
很顯然,機械文明又如上次那般,製造出了量子噪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