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曆328年。
隨著清理工作初步完成,全銀河係開始進入查缺補漏階段。
聯邦也開始了第二階段的銀河係拆遷計劃。
根據計劃。
在這一階段中將會持續30年,其中包括四個四級文明完成70人口遷徙。
以及,全部的二三級文明遷徙。
很顯然,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計劃。
而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聯邦再次拉著所有附屬文明,一起構建了一個新的產業。
殖民艦,以及運輸艦的產業。
由其他文明完成船隻的建設,而聯邦則是負責超空間引擎部分。
同時,所有艦船完工後,全部歸聯邦所有。
現階段,聯邦可不會允許下麵的附屬文明,擁有能超空間航行的飛船。
當然了,聯邦艦隊自己也很忙,也沒有這個人手,去接收數百上千萬的殖民艦與移民艦,哪怕這類飛船並不像戰艦需要大量人手。
所以,這個事情要交給誰來做呢?
答案是,讓民間來做。
通過附屬文明產業鏈完成的殖民艦與運輸艦,將被送往聯邦並安裝超空間引擎。
隨後,這些飛船會被聯邦進行出售。
並不是出售給附屬文明,而是出售給聯邦自己的民間公司。
不過,並不是你隨便開一家公司,就能參與這個業務,並從聯邦艦隊手中購買到這些飛船的。
必須先通過嚴格的資質審核才行。
於是,一個名為星際拆遷的行業,瞬間就火了起來。
而同時火起來的,還有一個名為星際回收的行業。
要知道,在這場銀河係大拆遷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聯邦隻免費提供人員的跨星係輸送,也就是殖民艦服務。
至於需要運輸艦來處理的其他東西,則不在免費範圍內。
你可以與那些星際拆遷公司簽訂協議,讓他們來幫你搬運。
但這時候,所有文明就會計算了,哪些東西需要運過去,又有哪些東西不需要。
畢竟很多東西的價值,還沒有運費高。
那麼,這些不運走的東西怎麼辦?
丟在銀河係不要了?
那也太浪費了。
所以,星際回收行業,也就孕育而生。
誰讓出現了這麼個需求呢?
也許回收價格很低,甚至是低到了離譜,但總比丟在那不要了強吧?
蚊子腿再細,那也是肉。
能回血多少是多少,雖然這些公司支付的是聯邦幣,但聯邦附屬文明平台上,是允許各文明以聯邦幣換成積分的。
雖然換的時候,又會在手續費上被割一刀。
但還是那句話,蚊子腿再細,那也是肉。
總比丟了不要來的強。
至於銀河係內的原始文明,以及一級文明。
其中,原始文明因為享受聯邦的原始文明保護法,不會被強製遷徙,也不會進行附屬文明考核,甚至聯邦都不會去乾涉他們的發展。
最多,也就是在他們的母星軌道上,投放一下監視設備。
以隨時獲取這些文明的發展進度。
而一級文明就不一樣了,他們並不在原始文明保護法的範疇之內,將會強製進行文明潛力考核。